为什么有的人共情能力很差

2025-03-29 03:43: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人都是有自己的基本需求的,如果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时间长了,这个人的心理就会不健康,人的内心都有深深渴望的事物。若有一种渴求没有得到满足,内心深处就会滋生不安,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使得生活充满了失望。时间久了他的情绪值会慢慢降低,没有什么能触动他的心,自然而然的,他的共情能力也会变得特别差。

如果有人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时间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共情能力也会慢慢变差,如果压抑了悲伤和难过,就容易导致心情低落,也就是抑郁。如果压抑了愤怒,会变得冷酷凶狠。如果压抑了害怕和恐惧,容易变得敏感,没有安全感。情绪是一股能量,只有发泄才会让它流动起来,从你心里释放出去,如果一味压抑,很容易导致情绪固着在身体内。

很多人没有共情能力很可能是没有得到充足的爱,爱的缺乏通常都始于童年,许多不幸的人,从童年就开始感受到没有爱的痛苦,因为他们运气不够好,出生在没有爱的家庭。父母总是彼此挑起一场又一场的冷战,有时候战况变得异常激烈,彼此怒目相向,甚至还会砸一两个盘子作为收尾。他们彼此发泄不了的怒气,就继续在孩子身上发泄。

其实共情能力是一种后天可以培养的技能,它是由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如果想要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共情能力的作用,这可能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接触我们内心的情感

回答(2):

我以前还不是很理解,共情能力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能力。然后也不是很理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到后来看了很多解释之后才终于明白,共情能力说的是两个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大部分三观一致有一样的想法。完全可以和对方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会得到同样的回应。当你感觉到有人跟你感同身受的时候,你会特别开心的,如果没有的话你也会特别的失落。

所以我明白了,有些人他们不管是找身边的朋友还是找一生的伴侣,他们最大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相同的理念。一定要有共同的一种生活环境,至少是有相似的地方的。就是这样他们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他们在想解决方法的时候,两个才能思考到一块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两个人很难玩到一块,也很难提出各自的见解,因为彼此都不认同彼此。

所以说既然要选择留在我们身边成为最亲密的人,我们一定要把好关。在不是很充分了解性格和他的脾性之前,我们一定要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这很有可能一疏忽给自己带来伤害。那天我看到一个新闻,他说的是有一个小男孩,他因为父母不理解就特别的难过。当时我看到他那痛苦泪水的时候,我就觉得有时候身边的人能够为我们着想,也是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而且我发现那种和自己的父母,和身边朋友相处的特别融洽的人。或者说身边一直有特别好的朋友理解自己的时候,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任性,也比较容易为别人着想。他们任性是因为身边有人懂他们,所以会宠坏他们。他们为别人着想,是因为他们知道被别人温柔的对待,或者是说被别人懂得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体会。

以前我们就说过一件事情,有的时候身边有人懂你,比那些身边从来都没有好朋友支持自己的人更有幸福感。有了这种能力之后两个人相处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也比较犀利而且准确。这样的人比较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这样的人也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别人很容易就会发现他的优点,并愿意和他交谈。因为和他交谈起来会收获很多东西,这就是我们被人理解最大的好处。

回答(3):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是什么样的?
普遍来说,缺乏共情能力可能会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如果你也觉得自己缺乏共情能力,不妨先看一下,有没有以下的表现:

1. 你觉得自己无法应付各种情绪状况,因此尽量避免情绪化的状态。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的朋友带着情绪来找你聊天的时候,你会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比如,好友在一边痛哭流涕,你心里只会觉得尴尬,甚至觉得“至于吗”。你不知道自己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才“得体”。

对于别人的情绪,你难以真正理解也无法感同身受;你自己也想尽量避免情绪化的状态,所以很少出现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