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奸相卢杞执政的时害过很多名臣,为何唯独没有对郭子仪家族动手?

2024-11-28 08:44: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这是唐德宗想要提拔被贬的卢杞为刺史的时候,宰相李勉所说的话。这大约是当时大部分官员所持的一个态度,即不愿意唐德宗再重用卢杞,而原因就是卢杞在做宰相的近三年时间里,嫉贤妒能,排除异己,独揽相权,大肆敛财等等。

要知道,卢杞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害死了不少的官员,比如在安史之乱中靠铮铮铁骨撑起大唐精神的颜真卿,或被贬或被害死的还有杨炎、张镒、严郢、李揆、杜佑等等,可以说,卢杞凭一己之力害了不少的忠臣,是大唐一个排得上号的大奸臣,有意思的是,卢杞的祖父是著名的伴食宰相卢怀慎。

唐玄宗时期实行两相制,一正一副两个宰相,卢怀慎就曾做过副宰相,当时的正宰相是姚崇,卢怀慎自认能力不及姚崇,所以事事听从姚崇,虽然政绩不大,但也挑不出错来,没想到他的孙子卢杞却成为一个大奸臣。

卢杞在安史之乱中曾做过仆固怀恩的部下,那个时候的卢杞并不突出,官职也不大,一直到了唐德宗李适继位后,卢杞才得到重用,781年的二月,卢杞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大唐的宰相,然后就开始了排除异己、大肆敛财的宰相生涯。

在他做宰相的时候直接或间接害死了很多的大臣,也害得很多大臣被贬,但是有一个人却没有被卢杞迫害,这个人就是尚父郭子仪,那么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对大唐有再造之恩的郭子仪为什么没有被卢杞迫害呢?原因不外乎有两点:

其一就是郭子仪不以功业自矜,该忍时忍,该退时退。这也是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忠臣、能臣普遍难以保全的时期能够全功保身的关键所在。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以及之后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历来,皇帝最忌惮的就是功高震主,而郭子仪则对于皇帝的所有决定都没有异议,更是该退的时候赶紧退,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兵权数次被夺,但是只要朝廷需要,他还是立刻站出来,同时期的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等大将都做不到这一点。

郭子仪不贪恋权势,能够做到急流勇退,所以即便起起伏伏,始终打不到郭子仪,而他在和官员的相处过程中更是能忍则忍,比如,当郭子仪抵御吐蕃的时候,鱼朝恩让人将郭子仪父亲的墓穴挖了,等郭子仪回来后,唐代宗和他说了这件事,郭子仪却安慰唐代宗说这是天谴而不是人患。

而郭子仪和卢杞打交道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781年的夏天,郭子仪病重,刚当上宰相不久的卢杞去看望郭子仪,郭子仪让妻妾和侍女都避开,独自一人接待卢杞。家里人对此很是好奇,要知道,之前也有不少官员来看望郭子仪,郭子仪并没有避开家里的人,怎么到了卢杞就避开了呢?郭子仪就解释说:“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若此人得权,即吾族无类矣。”

从这里足以看出郭子仪在官场上的小心翼翼。卢杞面对这样的郭子仪,自然不会生出害郭子仪的心思。

其二郭子仪在781年的六月就去世了,卢杞还没来得及迫害郭子仪。卢杞是这一年的二月坐上的宰相之位,而郭子仪在这一年的六月去世,这中间间隔的时间比较短,卢杞刚当上宰相,权力并不稳固,因此他的敌人还只是那些在官场上和他作对的、阻碍他的官员,而郭子仪明显不属于这一类人,毕竟他的态度是很好的,并没有让卢杞觉得应该将其除掉。

当然,这并不是说卢杞会永远不会郭子仪下手,如果郭子仪再推后几年去世,那么卢杞必然会嫉恨郭子仪,甚至想要除掉他。毕竟郭子仪的才能绝对是在卢杞之上的,虽然晚年没有什么权力了,但是依旧是大唐的保护神。按照卢杞嫉贤妒能的一贯做法,郭子仪迟早会被卢杞盯上,但是郭子仪却在卢杞权力还不稳定的时候就去世了,卢杞根本没来得及对郭子仪做什么。

综上两点就是卢杞没有对郭子仪动手的原因,而郭子仪去世之后,郭家的人也并没有成为卢杞排挤的对象,因此并没有被卢杞迫害。时间很快到了783年的泾原兵变,唐德宗被赶出了长安,他才被迫意识到卢杞这个宰相对于大唐只有害处,竟没有一丝好处,于是将其贬为新州司马。

即便卢杞后来在785年遇到大赦,而唐德宗也打算再次启用卢杞,但是朝臣不可能会让这样一个人重新掌权,所以唐德宗启用他为饶州刺史的决定被迫终止,而也是在这一年,卢杞在澧州别驾任上去世。

回答(2):

唐德宗时期,有一位大奸臣名叫卢杞。此人结党营私,将唐朝中后期局势搅得是天翻地覆。颜真卿、杨炎等名臣都遭他暗害,可卢杞还未发迹,或者是没当上宰相的时候,郭子仪是有能力将他除掉的,并且老郭也看出卢杞是祸国殃民之辈,那么郭子仪为何没把他铲除?这可和我们平时对郭子仪的印象,有所不符,其实我认为有两点原因限制住郭子仪。

首先唐德宗时期的郭子仪,已是风烛残年。经历了四朝老臣的他,处于半退隐状态,当时的郭子仪虽还是享有大将军名号,可是威望下降不少,郭子仪怕功高盖主,所以他刻意的收敛影响力。而他如果将卢杞给害死,并且是毫无理由,仅仅凭借自己的猜测,我认为这并不符合他“明哲保身”以及性格。郭子仪是那种文武双全的将领,但是他什么都好,做事太婉转,从不得罪任何一个人。

即使是他是他的下级,郭子仪也都是和颜悦色,从性格上决定,郭子仪就不会对卢杞,做出任何强硬的措施,老郭这人和我们现在生活当中“和稀泥”很像,虽然他平定了安史之乱,等于更多是局势推动着郭子仪,因此从人物的本性,郭子仪就是那种不太爱管闲事,只要和自己不沾边,任由生根发芽,郭子仪不会去管。而且如果将贸然加害卢杞。唐德宗对这位老臣印象跌到谷底,甚至会严加责备他。

所以从这第一点来看,郭子仪才不会去触这个霉头,反正他已经位极人臣,卢杞对他构不成危险。第二就是郭子仪能明确的认识到,就算是将卢杞给铲除,那么保不准还会有同样的奸臣出现,其实卢杞能受到唐德宗的待见,并不是因为他本事多高,治理能力有多强。只是因为能言善辩,有着一口流利的好口才,逗得唐德宗天花乱坠,所以他才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但就算是将卢杞给铲除了,按照唐德宗这个性格,以后难免不会再次重用一些奸佞小人。

这样的本性是难以去除,郭子仪心中或许清楚,铲除一个贪官只能缓解燃眉之急,可是他终究是要离去,唐德宗这样性格的皇帝是无法堪当大任。如果将卢杞给陷害,会不会导致事情往不好的发展?唐德宗今后重用更多的奸臣,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事情。所以为了稳妥起见,郭子仪采取了缓和的处理方式,他并没有把受到皇帝宠爱的卢杞给铲除。所以从以上两点,对于手握兵权的郭子仪,即使是人在暮年,对付卢杞起这样的小文官,还是不费吹灰之力。

从人的本性来看,郭子仪是一位大将军,但是他并没有那种雷厉风行的血气,郭子仪看的人和事情都太透彻,他不会轻易得罪任何人。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郭子仪为何不将这个大奸臣除掉。但是郭子仪的角度考虑,保护子孙后代的安全,远离这些朝堂纷争,从“小家”考虑,郭子仪也是正确的选择。

回答(3):

唐朝中前期盛产明君,然而从唐玄宗中后期开始,盛产奸相,比如以“口蜜腹剑”而出名的李林甫就是大大的奸臣。

除了李林甫外,在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卢杞也是一个很坏的人,都称为奸相。

在唐德宗时期,由于重用卢杞,导致群臣沸腾,当时的宰相李勉就曾义正言辞的说:“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

卢杞是唐玄宗时期宰相卢怀慎的后人,由于和著名宰相姚崇搭班子,对开元盛世的形成起到了不少的推动作用,其父亲还在安史之乱中被杀死,由于这样的背景,卢杞自然就跟枸杞一样,根正苗红,在中唐之后,由于人才缺失,卢杞却因此受到重用。

先是担任吏部的郎中,后到调到地方担任此时,在公元781年被调入京畿,担任御史大夫,仅仅十天过后就被火速提拔为宰相,这里面有卢杞的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更为重要的是,唐德宗还是对他这个名臣之后,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然而,卢杞在担任宰相后的种种作为,实在是有愧于德宗的信任,卢家的名声。

其当政期间,大肆打压异己,迫害忠良,只要是和他不对付的,他都要进行构陷,包括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都受到波及,其中杨炎主持了“两税法”,对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结果在卢杞的构陷下,被赐死。

尽管卢杞只当政三年,却陷害了很多忠良,那么,为何跟他同时代的忠良,创造大唐中兴局面的郭子仪却逃过一劫呢?

我认为卢杞没有对郭子仪动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卢杞是在781年2月担任宰相,而郭子仪在当年夏天的时候就病重了,压根没有给卢杞机会。

其次是,郭子仪虽然晚年没有兵权,但是在唐朝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样一个对唐朝功勋卓著而且将死之人,卢杞没有必要去动他,搞不好还把自己搭里,所谓奸臣,不过是争权夺利,很显然,打击郭子仪没有这方面的“功效”。

最后,郭子仪对卢杞这样的小人也早有防范,在郭子仪病重的时候,身为宰相的卢杞也前来看望,当郭子仪得知卢杞到了之后,把妻儿老小下人全撤下,给予最高的礼遇,并且始终毕恭毕敬,没有倚老卖老。

后来家人问郭子仪为何这样怕卢杞,郭子仪说:“彼外陋内险,左右见必笑,使后得权,吾族无类矣!”

原来郭子仪担心家人见到卢杞相貌丑陋后,会发笑,这样一定会使得卢杞心生反感,最后报复郭家。

可以说,郭子仪做人是滴水不漏,才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功高震主者而善终者。

当然,卢杞当政三年,却留下几百年的骂名,也算是名臭千古了,而郭子仪不愿与其争锋,反倒是名垂青史。

回答(4):

卢杞相貌丑陋,别人经常嘲笑他,绝对要赶尽杀绝,郭子仪没有取笑过他,反而对他很客气

回答(5):

因为郭子仪为人正直,不会因为卢杞样貌不好而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