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的恩师郭松龄为何最后选择了反水?

2025-05-02 03:12: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首先要从奉军的派系里讲起,在奉军里面,可以分成两派:老派和新派。以跟随老张打江山出来的老兄弟为一派,称为老派,代表人物是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这些人。他们大多属于草莽,早年打游击为主。

除了老派,就是新派。但新派内一派称为“士官系”,军官大多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代表人物为杨宇霆、韩麟春、姜登选等。一派称为“讲武系”,汇集了东北讲武学堂的精英,代表人物就是郭松龄,其背后实际支持者为张学良。

事实是郭松龄想要倒掉张作霖,组建自己的势力。自信的郭松龄认为可以一波拿下,对外连合冯玉祥和苏联,他的夫人也做过联络,他认为奉系的力量无法左右他,他为人冲动,仇视日本关东军。但认为关东军出于东北稳定和国民军牵制,不敢立马对其发动攻击。事实他也没有算错,一直打到奉天附近,关东军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过算错张作霖反应极快,和关东军达成妥协,郭松龄被关东军侧击,加之哗变。

从思想上讲,郭松龄早年接触过“世界大局、社会潮流”之类的新知识,仰慕孙中山,参加过南方军政府,他在多旧军阀土匪出身的奉系中算是一个新式人物,所以你说他有民族大义也好,说他立志革新与军阀决裂也好,他本人确以此自况,且并不认为反奉等于背叛。其次,郭松龄这个人还有比较强烈的地方意识。他是盛京(沈阳)出生,从军攀升又都在东北,所以他是始终反对张作霖出关与直系、国民军争夺关内的。

总而言之,郭松龄反奉一是因其具备一定的新思想,有反军阀、建立民主政治的意愿;二是他始终反对出兵关内,认为保住东北、安定民生才是第一要务。基于这两点,他迟早会站到张作霖的对立面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