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到底说的是楚庄王还是齐威王

2024-11-21 20:55: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二者均有。本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对战国齐国的记载,但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隐语,然后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也顿然醒悟,脱口而答。
春秋楚庄王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战国齐威王的故事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伍举(?~?),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封于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又称椒举(出自《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三》)。曾任春秋楚庄王时期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职右司马。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原为齐侯,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齐王。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具体生卒时间不详,然与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同时,略长于孟子,主要活动在齐威王和齐宣王之际。淳于髡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回答(2):

楚庄王是有此事。但《史记 滑稽列传》记载齐威王也有此事。到底是谁的事情,几千年前的事,谁也说不清。一说,春秋时楚庄王不理朝政,不听劝谏。一次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对楚庄王说:“楚有大鸟,三年不飞不鸣,不知何鸟。”庄王说:“此鸟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后来楚庄王积极治理国家,取得很大成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见《史记·楚世家》又一说,战国时齐威王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诸侯都来侵伐,局势混乱,国家危旦夕,无人敢向他规劝。淳于髡得知他爱猜谜语,就想用谜语的方式劝说他。对他说:“国内有一只大鸟,呆在王宫里,三年不飞不鸣,大王知道是什么吗?”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后齐威王就认真治理国家,整顿兵马,诸候吓得把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齐国。见《史记 百·滑稽列传》

回答(3):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