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几点尝试

2025-04-13 20:09: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丰富学生词汇,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积累。下面就此谈一谈我平时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扩大学生的阅读
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无限扩大,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改变以往唯教材独尊的想法,把学生当成主体,为学生而教,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紧密结合,才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丰富阅读,扩大语言的积累。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使得学生积累语言更主动健康。1.在读中品味,提高感受能力。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小组全班性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学生,教师,书本三者之间产生共鸣。2.比较品析。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词语,让学生比较前后的不同句子表达上的优缺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还可以用换词的方法,在比较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促进学生对词语句子感悟的精确,培养他们字斟句酌的品析习惯。3.想象延伸,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边读边想,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联想的方法把它变成生动连贯的画面,把具体的场景活灵活想的再现眼前,把情景文字语言融为一体,在语言积累的同时提高其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说话中积累,运用中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文章语言文字优美,但不做重点讲读,我就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说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另外,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以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如教学《秦兵马俑》一文,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自己喜欢的兵马俑,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课文的语言。文中不少描写山的比喻句、排比句,形象又具体,又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如《荷花》一课,我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音乐、图画……已把孩子们带进了荷花的美妙世界,在叶圣陶爷爷的语言世界里,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孩子们。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品读着,赏析着,想象着,徜徉在叶老优美的语言中流连忘返。“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想,一池的荷花恐怕不仅仅只这三种姿态,想一想,还会有哪几种呢?”孩子们的想象起飞了:“有的还是小花苞,非常小”“有的快脱落了,只剩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随风飘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三、指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强积累语言的乐趣
1.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摘录的优美词句,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常犯的毛病是堆砌词句,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指导,而不是指责和嘲讽。否则,学生就有可能从此失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对学生习作中堆砌的词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删除,哪些应替换,教师应予以悉心指导。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
2.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在语文活动课上,可用成语接龙方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
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成功交流的方法如下。1.园地交流法。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录的优美词句。2.手抄报交流法。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交流手抄报时,也交流了优美词句。3.读书笔记交流法。这是最广泛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同学间定期交换读书笔记,把每个同学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积累语言。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一定会文思泉涌,不再为作文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