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手段包括以下四种:
一般来说,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多少就意味着对子公司控制程度的大小,通过控股,使母公司在董事会成员中占绝对多数,从而控制了企业重要事项的决策,使子公司的运作更能符合母公司的意图。
国际企业通过培养子公司忠实的经营者,加强与子公司经理人员的感情交流,以及通过“文化熏陶”来实现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个人控制和私访控制。
个人控制是指国际企业让海外子公司的关键人物参与母公司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活动,从而达到控制子公司的目的。
私访控制是通过旅行、考察、个人接触等私访活动使企业内人人感到同处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从感情上维系住子公司。
国际企业可以看成是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资本、产品和知识交易而构成的网络。信息不断地从一个子公司流向其它公司又反馈回来,结果,国际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国际信息网络来协调它们的国际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
对海外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主要有三种技术方法:投资回报分析,财务预算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
投资回报分析是获利能力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投资者和债权人,尤其是长期债权人,比较关注企业基本的获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报酬是与其直接相关的、影响其投资决策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投资回报分析的最主要分析主体是企业所有者。
财务预算分析是指在预算正式确定、下达之前进行的对预算指标的分析调整工作,也就是在预算执行前所进行的预算分析工作。预算的事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编制的是全年预算,而希望在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时跟踪实际完成的情况,则可以利用预算报表来分析其完成率与差异值;同时,它可以指导企业合理地编制下一预算期间的预算。
历史比较分析是通过分析历史各期的变动,以便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变动趋势做出判断。有利于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改善企业的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历史比较分析采用的比较标准是过去某一时点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实际指标值。这种比较分析对评价企业自身偿债能力是很有益的。比较标准可以是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也可以是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实际值。在分析时,经常采用与上年实际指标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