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5-04-08 17:01:0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早寒江上有怀》是怀乡思归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既想当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就在弯曲的襄水边,远隔楚地天地云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风烟迷离渡口又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公元727年孟浩然曾(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2、相关解释

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孤:一作“归”。

漫漫:水广大貌。

回答(2):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诗人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也就是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前路的迷茫。

回答(3):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①,遥隔②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③,平海④夕漫漫。

【注释】

①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②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③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④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诗文解释】

树叶飘落,大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江水寒冷。我家住在襄水曲折处,远隔在楚云那边。想念家乡的泪水已经流尽了,遥望天边的一叶孤舟。想询问迷离的渡口在哪里,黄昏时,江水滔滔,与海相平,一片茫茫。

【评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词语解释】

木落:树叶脱落。

家:居住。

看:守望。

迷津:迷失的渡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48岁入长安赶考落弟,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诗歌淡雅而有壮逸之气,为当时诗坛所推崇。在描写山水田园上,孟浩然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