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大事件
《武林外传》:我们有了青春喜剧
《武林外传》对外宣传是“新武侠”,还在片尾煞有介事地打出字幕让观众不要模仿里面的各色武功。可鬼都知道“葵花点穴手”和“排山倒海”有多么粗糙,只是用来展示被“点”住的演员表情定格演技如何到位的。全片80集就没有一场精彩打戏。
一个客栈固定的6个主角,三男三女,也有人说象美国的《六人行》。可是,看《武林外传》笑的中国人可比看美国人系列剧的多得多。它更象是一场游戏。而这场类似于搞笑小品的游戏不仅娱乐了演员自己,也令央视电视剧频道在2006年博得了开门红。
事先几乎没有宣传,静悄悄地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每晚三集连播。开播第一天收视率只有1.95%,但第二天就攀升到4.26%,等到了2006年1月28日,也就是除夕夜,电视台甚至安排在19时30分至22时播出最后三集,与当晚的春节联欢晚会争夺观众。
春节过后,《武林外传》被各个地方台轮番播放,至今仍在一遍遍继续,还有各类“精编版”。无数博客的背景音乐变成了“锵锵才锵锵才”,“腐竹”们揭竿而起,网络上肆意宣泄着对此片的热爱。一本叫《武林宝典》的书应运而生,专门介绍电视剧背后的演员和故事。
央视,应该说整个中国电视剧的江湖都被搅乱了。没有明星,没有特技,甚至没有外景和美服,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幽默感,《武林外传》赢了。这个没有大碗的剧组,关在山上,训练“魔症式表演法”。佟掌柜毫不掩饰闷骚型的风情万种,一边吃醋一边死撑着笑容一边给情郎小鞋穿。郭芙蓉天真得意大大咧咧,把手举八字比划在下巴,眼珠滴溜溜转咧嘴笑。吕秀才时而眼神呆滞乖乖站帐台,时而口若悬河眼神发光用英文背莎士比亚台词……莫小贝用Rap的调子、Hip-hop的动作表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时而展露出的武功底子显示出她才是六个人最会功夫的。每个人只是把故事演了出来,每个人物都有无可替代的特色。主角以外,客串的其他演员夜都在经常在尚敬的其他情景喜剧中出现。好像一个俱乐部里的熟客和半熟客。未必天天来,但来了一定能认出,且有他们施展的地方。他们把自己的喜剧特色称为“间离效果”。这个“间离效果”可以在戏内戏外、古代和现代没有征兆的跳进跳出。如同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插入“含笑半步癫”和“七日丧命散”的广告,郭芙蓉和祝无双PK时,也会插入“以内养外,补血养颜,细腻红润有光泽”的美容品广告,而这个广告正是扮演祝无双的倪虹洁当年大红的代表作。《唐伯虎点秋香》里痛陈陈家史用了架子鼓,《武林外传》则有大段的Rap和MV表现郭吕恋。导演尚敬说:“先把自己玩好了,才能让观众笑。”
先锋、拼贴、反讽。解构……撇开这些高度归纳的理论,这部片子胜在年轻。从编剧到演员,都是看周星驰和王朔、金庸、古龙长大的,无厘头和天马行空更是为了贴近年轻人的心态和趣味,自由狂欢。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部电视剧,夜有人反映“看不懂”,甚至有人说是给“10多岁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看的”。
这样的说法太正常了,因为它就是献给70年代后出生的人的,包含着这个年龄段所经历的流行文化,如果没有这些亲身体验,当然看不懂。编剧宁财神说:“却是灭有考虑过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因为考虑他们节奏肯定会慢下来,而且想靠都靠部上,完全舍弃他们是有点冒险,但是不这样就会两头都靠不上。”导演尚敬说:“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和当代已经形成规模的流行文化打了一个招呼。”
“看得懂”和“看不懂”成为衡量一个人心理年龄的标志,而流行文化等同于“没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某部分清高的人的观点,类似自绝于民。
我们终于可以不用每次都拿“曾经有一段美好的感情放在我面前”说事了,让我们听起来就可乐的还有“呃地神呀、子曾经曰过、我看好你哟、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胡戈.馒头.陈凯歌:到底谁更无耻
这是2006年1月至3月最受关注的文娱事件。它的影响至今仍未消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得到了体现。
小网民拿大导演的宝贝电影开刷,制作了一个搞笑DV,经过网络上的几何级数速度传播蔓延,在2006年新年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2月12日,陈凯歌在柏林电影节上发话要告胡戈,并且说出了著名的“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民众常识与名人特权,到底谁更无耻?群众的呼声令大导演和其背后的炒作商筑起的话语把持权决堤。
陈凯歌显然不是一个宽容的人,对电影评论的强行控制导致了胡戈“馒头”的诞生。而对于“馒头”戏谑的不宽容,更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各阶层的“伐歌运动”。
在出现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前,媒体对于陈凯歌自我表扬、吹捧上天的电影《无极》敢怒不敢言。而在“馒头”出现后小心翼翼的宣传,在陈凯歌状告胡戈引起民愤后,媒体将久埋于心的“公众常识”与“公众道德”宣泄了出来,借着胡戈和网民的草根势力,发起了巨响。
陈凯歌状告胡戈,当时愤愤,最后了了。他带着前明星老婆依旧大摇大摆地出现在许多时尚活动场合,盛气凌人。
胡戈在2006年1月28日推出了短片《春运帝国》,开张了自己的网络“胡戈短片工厂”,推出新作《大杀器传奇》,在网民的支持下将“恶搞”进行到底。
胡戈的存在需要广泛民众开放的心态和相对民主的社会娱乐氛围。而无论胡戈以后是否还能创作出“馒头”这样轰动的短片,他作为“对抗权威的势力”的偶像,大旗被拉开了。
注:《大杀器传奇》据说不怎么样。
2006年2月大事件
名人博客.徐静蕾:那一场数字奇观
徐静蕾简直让博客变成了一个有关数字的奇观。
大约在2006年2月13日11时20分,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冲破了2000万大关。大约在2006年3月28日0时03分,老徐博客冲破了两千万大关,比刘翔破纪录轻松多了。
老徐的文字的确老练,可读性强,但越来越少的人关心她写了点什么,除了“徐韩博客姐弟恋”,和情敌高圆圆各自谈论婚姻看法……那都是主动且隐约的抖料。虽然她的博客被印成图书,发行量不到点击率的百分之一。
徐静蕾说:“名人博客和普通人博客的关系就好比商业大片和文艺片。看多了商业大片,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就会转向文艺片。”这么说,显然是因为她正受着庞大数字的鼓舞。
李静则把明星写博的虚荣心理说得更实在:“名人博客像小时候班级里的成绩排名,谁在前谁在后一幕了然。”
其实,现在中国几个推出博客的大网站,浏览率的统计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新浪,网易等博客点击率的计算方式会比歪酷等高出成百上千倍。
只要有数字的地方就有攀比、焦虑、浮躁,急功近利。名人博客的推出,网站说到底追求的是点击率。
如果说收视率是电视节目的万恶之源,被妖魔化的点击率又何尝不是。
2006年3月大事件
韩寒VS白烨:文学不文学,吵了才知道
至今为止,有多少文人或文化边缘人卷入这场争斗,注意,是争斗不是争论,差不多可以统计了。
2006年3月,1950年代生人白烨在新浪博客上发表《“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称“80后”作家走入市场但未走入文坛: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
韩寒立刻以《文坛是个屁》回击,批判“狭隘的圈子意识”,颠覆“文坛”:“别凑在一起搞些什么东西假装什么坛什么圈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你来我往骂了若干次,明显年轻气盛的韩寒更尖锐更厉害更聪明。于是白烨称成为新浪第一个关闭博客的名人。
这还没有完,此后陆续卷入骂战的白烨的朋友陆天明、陆天明的儿子陆川、陆川的朋友高晓松以及洪晃等一群有名人博客有开骂阵地的人。此前与韩寒保持网络暧昧的徐静蕾则悄悄远离,白烨做过王朔的书。而这一切,让人想起王朔小说《顽主》里一群城市落后青年和著名育人老师之间的矛盾。
骂成一团时,韩寒的新书出版,评价相当低。可韩寒说:“我的写作可以说是中国难得的纯文学,写我所想,不参加任何宣传活动,也不假惺惺叫帮人开个研讨会之类。新书也更无任何发布会,卖得好,是因为写的好。”
什么是文学?可以争论的话题很有历史传承。
当年轻一代已经牢牢把握住主流消费,商业命脉后,新一代和老一代的分歧在所难免。圈子带圈子,偶像带粉丝,处理动脑筋挖骂街的料,谁都不肯让最近宽容的仔细想一下对方立场。
李安的“断臂”情怀
2006年1月,华人导演李安的电影《断臂山》在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又获得了金球奖。3月,《断臂山》又让李安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继《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后,他再次成为华人圈的大英雄,虽然《断臂山》是一部讲述西部牛仔同性情感的地道美国电影。
李安称:“每个人心底深处都有断臂山。”他觉得情感部分男女,《断臂山》说的是大爱,超越狭隘的男女躯壳。
“断臂”一词开始流行,作为“同性恋”的代城,比“分桃断袖”时髦得多。
(你还可以去http://www.weeklysh.com/gb/article/300/C/20067291528571252.htm
我只找了这么多)
这边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