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可能还没有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预习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因此,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抽出一节课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并做到反复多次,循序渐进,形成课前预习的意识,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打下基础。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某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1、“读”就是阅读课文。这是预习环节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求粗读“预习提示”或“阅读提示”,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圈、点、勾、划、记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句子、段落并标疑以便在听课时引起重视。
2、“查”就是查找积累。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解决字词困难,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等内容。
3、“思”就是思考质疑。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善于思考,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单一的某个环节,而是在整个的预习过程中都要思考。读课文时要思考,查资料时要思考,对遇到的疑惑要思考。
4、“写”就是做好预习笔记。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以加强预习的效果。写生字组词以检查对字形字音字义的理解和巩固;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以做好语言的积累;写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以检阅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的概括和组织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的习惯,主要是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教师评价引导得当,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逐步养成。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要首先重视学习,不仅是语文,其他科目都要提前预习,老师要教导孩子们培养这个习惯并且要长期监督他们维持这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