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近代史上名人

要1840年以后的,谢谢
2024-10-30 19:08:5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清史和近代史专家、社会活动家),徐州人(铜山县人);
北洋政府的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徐州人(他的老家在徐州南三十里,今属肖县)。尤其徐树铮,段其瑞的大内总管,北洋政府实权人物,曾亲自率兵收复了外蒙古,谁写到这段历史或者提到北洋政府的政绩时,都不能不提到徐树铮。十年前,一位台湾的国民党中常委要员乘火车从上海到北京,路经徐州时,说到:“徐州近代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徐树铮了……”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有关徐树铮的文章在《联合报》上发表,《参考消息》全文转载过。
郭影秋(铜山县人)。郭解放后任云南省第一任省长,后主动辞官办教育,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校长。
著名哲学家孙叔平教授,解放前曾在丰县中学教书,解放后担任过南京大学副校长,他也是徐州人(肖县人)。
李可染,著名画家,以画牛闻名于世。(1907-1989),原名永顺,生于徐州。13岁是由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考入上海美专。18岁考取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校研究生,师从林风眠和法籍教授克罗多,专攻素描和油画。1940年开始画水墨山水和牛,创作了《牧牛图》、《牧童短笛》、《风雨归牧》、《五牛图》等作品。1947年,先后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两位大师的艺术观和创造方法,对其后期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949年,李可染当选为全国美协理事,次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副教授、教授,终生为培育新一代国画人才呕心沥血。李可染汇中西艺术之长,致力于中国画的艺术变革,提倡师法造化,将生活与传统融为一炉。1959年10月,中国美协为李可染举办《江山如此多娇》水墨写生画展,并到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8大城市巡回展出,同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李可染画展》。70年代起,李可染开始创造巨幅山水画,为人民大会堂作《万山红遍》,为民族饭店作《漓江》,为外交部绘制《阳朔生境图》等等。1981年11月1日中国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李可染任院长。李可染一生为祖国河山立传,以其精湛的艺术为中国画赢取了国际声誉。1985年徐州修复李可染旧居,李可染捐献牛图、人物、山水和书法作品30余幅。
马可,(1918-1976)现代作曲家、音乐学家。徐州人。幼时家境贫寒。1935年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参加一二·九运动及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并创作了他的第一首抗战歌曲《游击队》。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创作了秧歌《南泥湾》、歌剧《白毛女》和《小二黑结婚》等著名作品。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工作,又创伤了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是民主青年》和管弦乐《陕北组曲》等作品。建国后,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舞剧院院长,主编《人民音乐》、《戏曲音乐》等作品。1976年7月日在北京逝世,被誉为振兴民族音乐的典范。
胡卫东,篮球国手,有中国的乔丹之称。
杨颖,阎森,乒乓球世界冠军。
李保田,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塑造了刘罗锅这一经典形象。
王馥荔,著名影视演员,有“中国第一嫂之称”。
韩兰成,曲艺杂谈编辑
韩月乔(80年代四中的)
张伯英(1871-1949),原名启让,字匀圃,号云龙山人、东涯老人,生于徐州,近代书法家、碑贴学家。18岁,参加乡试、中举人。1924年,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临时执政府副秘书长,因目睹官场的腐败黑暗,毅然引退,不再涉足政坛,专心地方公益与教育事业。张伯英书法造诣极深,尤以行楷成就最大,自成一家。与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与王书衡、傅增湘、华世奎、郑孝胥齐名,时称书法四大家。其著述的碑贴学著作《法书提要》,列举了自宋至清贴刻512种,详细分析论及了各家书法流派的优点与不足,为我国书法碑贴学界权威名著。张伯英还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曾主编《黑龙江省志稿》,共62卷,140余万字,堪称鸿篇巨著,对地方志和乡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胡秀英,原籍徐州市,1911年生,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高级研究员和终身教授
王澄清,祖籍徐州市,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二战后与吴人存等合作创办森美工业公司,主要经营药品、化工、重工业投资及粮食贸易等,逐渐发展成为美国较大的华人财团,吴等人去世后,一直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
朱德群 著名华裔艺术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4至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他为追求自己的艺术发展而赴法国,从此在巴黎定居至今。

回答(2):

1942年——开始水墨写生,作牛图,从而寄托爱国情怀。他在《自述》中说:"1941年后,文委会的工作告一段落,我有较多的时间恢复对中国画的研究。当时我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家民家里,住房紧邻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夜间吃草、喘气、啃蹄、蹭痒,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的牛,郭沫若写过《水牛赞》。世界上不少有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把自己比作牛。我觉得牛不仅具有终生辛勤劳动鞠躬尽瘁的品质,它的形象也着实可爱,于是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同时期,古典写意人物《屈原》、《王羲之》、《杜甫》以及山水画《风雨归牧》等作品问世,获好评。也是李可染山水画形态古典期(1942-1953)的开始。
  1943年——应重庆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邀请,任中国画讲师至1946年9月。在此期间,致力于中国画教学和研究,主攻山水、古典人物、牧牛图。对民族传统,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并以此为座右铭。是年,迁居国立艺专宿舍,屋后竹林生发幼竹,伸展入画室,嫩叶新绿拂于案旁。古人有云"何可一日无此君耶。"遂自命画室为"有君堂"。
  作《公荫观瀑图》、《执扇仕女图》、《拟八大山人》、《仿石涛》等画。
  1944年——在重庆举办《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徐悲鸿作序,老舍撰写《看画》一文,品述推崇。老舍先生在文中写道:"大约在五年前吧,文艺协会义卖会员们的书画,可染兄弟画了一幅水牛、一幅山水,交给了我。这两张我自己买下了,那幅水牛今天还在我的书斋兼客厅兼卧室里悬挂着。我极爱那几笔抹成的牛啊!"由此可知,李可染擅山水,喜作水墨牛图,大约30年代已见端倪。据徐州艺专老学生回忆,染师早在徐州家乡已默谙此道。
  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倪贻德、赵无极等举办《现代绘画联展》。在昆明举办《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作《放鹤亭》、《棕下老人图》等画。
  1946年——任北平国立艺专中国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