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到幼儿园肯定不会有人欺负他,因此格外放心,甚至有些洋洋自得。其实他们错了。一些在家里随心所欲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会成为霸凌者。不按规矩排队,推搡排在前面的小朋友,霸占玩具,甚至在其他人玩的时候将东西抢走……类似情形出现多了,孩子们会达成共识:他不好,我们别理他。这样,霸凌的孩子就慢慢被孤立了。
父母不必放大“被孤立”的感觉,共情、安慰孩子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还原现场”,明确社交中孩子可以怎么调整自己的言行来修复关系?帮助孩子从冲突中学习(比如,学会大声用语言表达)。 适当时候,建议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做角色扮演,帮助孩子应对这种情况下要怎么说、怎么做。
先从交一个知心朋友做起。不要急于改变自己被孤立的状况,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试着先交一个知心朋友,真诚地维护你们的友谊,你将会从中获得很多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交到更多的朋友。
培养孩子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培养同理心,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社会化。同理心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能达成的,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平时的努力,为孩子创造发展同理心的机会。 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模仿出来的。 所以,家长在平时要跟孩子做好共情,多向孩子描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鼓励孩子向自己描述想法。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 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十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在家里面无法无天,不尊重父母和长辈。尤其是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后,更是肆无忌惮,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行为统统都有,这样的孩子不被孤立才怪。因此做父母的不能溺爱孩子,该管教的还是要管教!
我认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而且应该谢谢开导孩子,而且家长私底下也要和别的小朋友说话,给他们玩具,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了。
应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也可以让孩子多和同龄上下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小孩子年龄小,缺少自主思想。这个年龄段都需要大小去教会他做一些事,所以家长就需要给出正面的指导,小孩子如果在幼儿园被孤立,家长需要跟小孩子沟通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可以让小孩子多主动与他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