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公主为何都喜欢出家做道士呢?

2025-04-14 13:39: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唐朝时期的公主都喜欢出家做道士,这是因为唐朝时期的制度是比较开放的,当时她们的文化是比较多元的,很多事情在唐朝时期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所以才导致了这种风气的形成,而唐朝公主出家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被逼无奈,但其实她们的出家和我们所理解的剃度为尼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她们通常都是带发修行的,而不是我们所以为的苦修,她们即使出家生活得也是比较好的。

而且出家做道士可以让她们得到平等的男女关系,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很多公主都会被要求去和亲,去那么远的地方嫁个一个自己一点都不了解的人,这是谁都不想的,那么既然就不想去和亲,那就可以以出家为由来逃避和亲,在一段时间过后又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而且我们印象中的道士都是不问世事的,给人感觉就是特别的脱俗,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

而公主出家做道士的理由一般也都是这样,比如说是为了避世,寻求心灵上的解脱,有的则说是为了祈福、延命等等,到了后期出家做道士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不仅是公主,很多富家的女子也都纷纷效仿,其中我觉得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太平公主了,太平公主8岁就出家了,理由是为外祖母祈福,虽然出家了但是她依然是居住在皇宫之内的。

直到16岁的时候,她因为被要求和亲,才从皇宫之中搬出,不过她也因此逃过了和亲,并在她20岁的时候终于如愿嫁给了薛绍,所以说当时的公主出家做道士有的是迫于无奈,有的是为了追求当时的那种时尚,因为当时的贵族很多都是有过出家做道士的经历的,所以很多人都想体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