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2024-11-17 02:32: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答(2):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所以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那以上12点必须牢记并且做到哦,给孩子一个最完善的教育方式吧,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棒的!

回答(3):

怎么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呢?

回答(4):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导师,一切教育的基石。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对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之一,而这个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荣耀家族的小编们认为父母们应该注意这些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要让孩子在家庭中能够体会到安全感和幸福感。想让孩子全面的发展必定离不开这些因素,这样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庭生活中还要尽可能的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能力,有独立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与乐观生活的勇气。父母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游戏,父母要让孩子在
学习和游戏中得到锻炼,一起给孩子打造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导师,一切教育的基石。首先就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会学习,模仿父母任何动作,如果你带着孩子闯红灯,那么在孩子看来,红灯就不是一个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在自己有急事的时候红灯时可有可无的。但在这些父母眼中却不以为然,直到孩子因为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才痛心疾首,后悔不该当着孩子的面闯红灯,给孩子留下了一个红灯可以闯的错误概念。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培养孩子的兴趣正确的引导,现在孩子的智商都比较高,多数的孩子学习不好只是因为不良的习惯导致的。荣耀家族小编们提倡以最短的时间把作业做完,以此来培养孩子做事要专心致至,提高学习的效率,不然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家长一定要避免看电视,玩手机最好在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在孩子身边坐下来看看书,陪陪孩子一起。

四、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看不得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会帮助他们处理一切事务;另一种即使心中极不耐烦也会等着孩子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所谓熟能生巧,在反复的尝试过程中,孩子便会掌握独自处理事务的要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中获得自信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才是万金难求的。

五、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父母不应一味强迫孩子学习,而应首先了解孩子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最好带他进入相关领域体验一番,从而自然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动力及关注度。须知强迫孩子学习极有可能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叛逆心理,并对学习失去兴趣。

六、命令般的语气会令孩子的心情变坏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发号施令或指手画脚。因此,在打算与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处理某事时,记得要婉转地对其加以劝导,而不是采用强硬的语气发布命令,最好能够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或是建议,使孩子自觉地做出处理。

让孩子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回答(5):

家长总是习惯用命令和指责的口气和孩子沟通。最后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注意:
一、不要嘲笑孩子
比如说,有的孩子有口吃的毛病,作为家长不应该取笑孩子,而应该积极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他说话放松点。如果家长嘲笑他反而会使得他更加紧张和自卑,因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就不会自己积极地矫正。有些家长认为打骂孩子和体罚孩子是对孩子好,也就是说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可以让孩子记得教训。可是,实际上,暴力并不等同于良好的教育效果,无论在身体上或者言语上对孩子施加暴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灾难,甚至造成很多心理的伤害,更有可能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把孩子塑造成为了自卑、冷漠、残忍的畸形人。
二、不要冤枉孩子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孩提时代被冤枉的事情都刻骨铭心,可见,这些伤害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家长在发现自己冤枉了孩子之后,要学会主动给孩子道歉,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家长无法做到明察秋毫,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冤枉孩子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偶尔冤枉了孩子,不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处理的好,甚至可能促进和孩子的沟通,但是,如果经常冤枉孩子,并且处理失当的话,便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很多不和谐。
三、多点耐心
在快餐店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气势汹汹地对自己的孩子说:“别闹了,再闹我不要你了!”孩子看着母亲,突然哇地大哭起来。这位妈妈立刻就在孩子的屁股上就是一巴掌。这个孩子也许是因为调皮让他妈妈生气了,但是,因为家长的脾气暴躁,孩子总是免不了皮肉之苦,结果就是孩子挨打了,但是不见得效果会好。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不问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就直接对孩子又打又骂。这些都是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的表现。家长对待孩子要有耐心、温和,如果缺乏耐心,对孩子经常发脾气,就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缺乏安全感和被爱的感觉,因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培养孩子优良的行为品质。
四、尊重孩子的隐私
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家长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往往就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家长的这种做法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使孩子产生敌意和反抗情结。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极端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因而不愿意再与父母进行沟通。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是人,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所以,也希望有自己的隐私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表现出更多的契约精神和民主的方式。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尊重。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都是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注意的。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这些,也从来没注意过这些问题,事实上,当看到自己的教育效果很差的时候,就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而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总是觉得自己和孩子沟通放下身段是在降低自己的身份,因而觉得很不甘,而面对孩子的不领情,更是觉得自己与孩子难以沟通。因而,沟通总是陷于一种尴尬的局面。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考虑一些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