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个985、1个211。
河南省内所有211大学名单: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教育部评的211名校,可以说是河南省内最好的大学之一。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
指把几个数加起来的运算。等差数列求和和等比数列求和都是有公式的。
1785年,8岁的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学校的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的孩子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伶俐。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孩子们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草稿纸,说:“老师,我算出来了......”
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烦地说:“不对!重新再算!”
小高斯很快地检查了一遍,高声说:“老师,没错!”说着走下座位,把草稿纸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并不是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老师,您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3加98也是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101乘50,就等于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这种算法。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才认识这个穿着破烂不堪的,砌转工人的儿子。不久,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把小高斯推荐给教育当局,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后来,小高斯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高斯定律”。
在数学中,将若干个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称为求和。
求和的一般方法是: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得到前两个数的和,这个和再加上第三个数得到前三个数的和,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数都加上,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数的和。
例如,求1,2,3,4,5的和,应按如下步骤进行:1+2=3,3+3=6,6+4=10,10+5=15。所以1,2,3,4,5的和是15。
对于有规律的数列,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求和:
①像1,3,5,7,…,99这样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数列的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例如数列1,3,5,7,…,99,首项为1,末项为99,项数为50,公差为3-1=2,所以求和结果=(1+99)×50÷2=2500。
②像1,2,4,8,16,32,64这样的数列称为等比数列。数列的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相邻两项的比值叫做公比。1,1,1,1,1这样的数列也是一种等比数列,公比为1,求和只需用乘法即可。对于其他的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和=首项×(公比^项数-1)÷(公比-1)。例如数列1,2,4,8,16,32,64,首项为1,项数为7,公比为2÷1=2,所以求和结果=1×(2^7-1)÷(2-1)=127。
求和是指将若干个数字相加得到的总和,称为求和,也就是将它们相加。
求和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若干个数加起来,变成一个数。加法的符号为+。进行加法时以+将各项连接起来。
如:1+1=2
数学求和:
一般用于数列求和,数列求和主要是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一系列数的和,这些数具有一定的规则。
例如:等差数列
求1+2+3+4+...+99+100的和
这些数是有规律的,都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
再比如:求1+3+5+7+...+99的和
这些数是有规律的,都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
等比数列
比如:求1+2+4+8+16+....1024的和
这些数是有规律的,都是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同时也是2的0、1、2、3...10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