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过年,腊鱼腊肉真香,一家团圆真幸福
老乡啊!
家乡过年风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后来,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我国有许多家乡风俗,不同的省城有不同的家乡风俗:
1.扫尘日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意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等。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买年货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要买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3.贴春联
在春节前要在房子的大门上贴上红纸黄(黑)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贴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剪出美丽的窗花(红)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到)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4.放鞭炮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炸,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这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5.家人团聚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家人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意思是更岁交子。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拜年的方式也很多: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许多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一些人想出了不用跑不用说,而是寄信,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7.给红包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身体健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做作龙形,放在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由家长用红纸包住钱分给孩子。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面给出,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8.守岁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9.贴年画
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挂贴年画,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现在,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0.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就从先年的二十四说起好了,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也叫 “小孩子过年”。 这一天,经济宽裕的家庭还会给小孩除压岁钱之外的礼物,怪不得“细伢子”盼过年了相传是日作为“天上耳目臣,人间烟火主”的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叫辞灶。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闹言碎语不必讲,好言善语奏玉皇”, 廿四晚由家庭主妇在锅灶周围点烛祭灶,为其“送行”。 人们在过小年前一天要搞大扫除,叫“打扬尘”。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大做的,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打扬尘”现在并不单指清扫蜘蛛网、墙顶或者屋顶灰尘,而成为做清洁卫生的一个代名词。以前农村是烧的柴,屋顶上方上面全是黑漆漆的一层灰尘,随着生活水的提高,现在的家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很少有烧柴的了,但是大打扫还是必定的。
农历一年最后的一天是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十二点到晚上八点之前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众所周知,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全国驰名,享誉海内外。新中国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浏阳鞭炮。(呵呵,卖一下广告)有了这一层原因,湖南过年时都是满城响声震耳,硝烟弥漫。放鞭炮也有许多讲究,鞭炮在不同的时间燃放,就有着不同的含义。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时间随各家定,但有一点是鞭炮燃放时不能中断,如有中断,来年可能有不顺利的事情发生,这是每一个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人们放鞭炮时,都特别仔细,尽量避免中断现象的出现。
言当正传,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猪肘子等,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猪肘子嘛,称“团年肘子”。 有的家里的餐桌会出现鸡爪子,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蔬菜类必会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里和和气气,事业欣欣向荣。一般吃年饭的时候是越久越好,具体的意义我不记得了。这一天禁忌很多呢。奶奶那时总是叮嘱我们,不要乱说话,比如说:“死”呀,“烂”呀,“坏了”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万一说漏了嘴,大人马上就解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说“打发打发”;若酒杯倒了,就说“酒泼红地”。避免因此而带来不吉利的事情。在初一也有这些禁忌的。吃过饭后大家就会开始再一次的打扫下卫生和为晚上的守岁做准备或是出去到处逛逛。吃过晚餐后,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树蔸男女老幼围炉共话,至于城市里自然就是围着电烤炉了,为什么一定要围个这样的东西呢,因为——湖南过年时很冷啊!全家老少下棋、打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欢坐等候新年的到来。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烟花四起,震耳欲聋,洋溢着浓浓的辞旧迎新的气氛。小孩则成群结队打着灯笼依次去邻里人家,进门说:“请辞岁”。各家都高兴的出门迎接,捧出点心糖果之类的零食,把孩子们的口袋塞得满满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辞岁队伍,一个晚上可得一两瓷坛的美食,有俗语说:“小孩盼过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到初一了。也是早上起来放鞭炮,然后吃一些点心后,就要准备好头天做的米酒,也叫甜酒,也就是四川人说的“NAO(这个字不会打)糟”吧。极其的好吃,甜甜的,有点酒香,喝多了对于酒量不好的人来说还真的会醉呢。大年初一民间的讲究、禁忌颇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宇,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高声诵之,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在阶基和柴湾堆很多柴,谐多财。初一不倒垃圾不扫地,非扫不可时,扫帚不向外而向柴湾扫。初一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呆着,但有的地方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我都忘了我们家是怎么样的,好象两种情况都有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初五这一天不拜年,人们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中”字为音译)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娘家人这一年经济都不会兴旺。如果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或作为客人到别人家拜年,都是不会令人高兴的一件事。还有一个讳忌的是拜年时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床,如果人家尚未起床,则忌入床前拜年。老辈人认为给死人祭拜就是在床头拜,这一点视为大忌。
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而且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上述就是湖南人过春节的大概一些习俗吧。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就从先年的二十四说起好了,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也叫 “小孩子过年”。 这一天,经济宽裕的家庭还会给小孩除压岁钱之外的礼物,怪不得“细伢子”盼过年了相传是日作为“天上耳目臣,人间烟火主”的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叫辞灶。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闹言碎语不必讲,好言善语奏玉皇”, 廿四晚由家庭主妇在锅灶周围点烛祭灶,为其“送行”。 人们在过小年前一天要搞大扫除,叫“打扬尘”。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大做的,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打扬尘”现在并不单指清扫蜘蛛网、墙顶或者屋顶灰尘,而成为做清洁卫生的一个代名词。以前农村是烧的柴,屋顶上方上面全是黑漆漆的一层灰尘,随着生活水的提高,现在的家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很少有烧柴的了,但是大打扫还是必定的。
农历一年最后的一天是除夕,或叫大年三十,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十二点到晚上八点之前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众所周知,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全国驰名,享誉海内外。新中国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浏阳鞭炮。(呵呵,卖一下广告)有了这一层原因,湖南过年时都是满城响声震耳,硝烟弥漫。放鞭炮也有许多讲究,鞭炮在不同的时间燃放,就有着不同的含义。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时间随各家定,但有一点是鞭炮燃放时不能中断,如有中断,来年可能有不顺利的事情发生,这是每一个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人们放鞭炮时,都特别仔细,尽量避免中断现象的出现。
言当正传,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猪肘子等,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猪肘子嘛,称“团年肘子”。 有的家里的餐桌会出现鸡爪子,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蔬菜类必会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里和和气气,事业欣欣向荣。一般吃年饭的时候是越久越好,具体的意义我不记得了。这一天禁忌很多呢。奶奶那时总是叮嘱我们,不要乱说话,比如说:“死”呀,“烂”呀,“坏了”之类的不吉利的话,万一说漏了嘴,大人马上就解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说“打发打发”;若酒杯倒了,就说“酒泼红地”。避免因此而带来不吉利的事情。在初一也有这些禁忌的。吃过饭后大家就会开始再一次的打扫下卫生和为晚上的守岁做准备或是出去到处逛逛。吃过晚餐后,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树蔸男女老幼围炉共话,至于城市里自然就是围着电烤炉了,为什么一定要围个这样的东西呢,因为——湖南过年时很冷啊!全家老少下棋、打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欢坐等候新年的到来。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街小巷鞭炮齐鸣,烟花四起,震耳欲聋,洋溢着浓浓的辞旧迎新的气氛。小孩则成群结队打着灯笼依次去邻里人家,进门说:“请辞岁”。各家都高兴的出门迎接,捧出点心糖果之类的零食,把孩子们的口袋塞得满满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辞岁队伍,一个晚上可得一两瓷坛的美食,有俗语说:“小孩盼过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到初一了。也是早上起来放鞭炮,然后吃一些点心后,就要准备好头天做的米酒,也叫甜酒,也就是四川人说的“NAO(这个字不会打)糟”吧。极其的好吃,甜甜的,有点酒香,喝多了对于酒量不好的人来说还真的会醉呢。大年初一民间的讲究、禁忌颇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宇,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高声诵之,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在阶基和柴湾堆很多柴,谐多财。初一不倒垃圾不扫地,非扫不可时,扫帚不向外而向柴湾扫。初一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呆着,但有的地方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我都忘了我们家是怎么样的,好象两种情况都有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初五这一天不拜年,人们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中”字为音译)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娘家人这一年经济都不会兴旺。如果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或作为客人到别人家拜年,都是不会令人高兴的一件事。还有一个讳忌的是拜年时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床,如果人家尚未起床,则忌入床前拜年。老辈人认为给死人祭拜就是在床头拜,这一点视为大忌。
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而且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麒麟送子。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