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月饼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更受到江南地区人民的喜爱。苏式月饼选用原辅材料讲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饼馅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饼馅料主要以火腿、猪腿肉、虾仁、猪油、青葱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油脂调制而成。
苏式月饼外皮特别苏
苏式糕点以甜、松、糯、韧著称,可谓是苏州饮食的一大特色。
苏州人食用糕点十分讲究时令和新鲜,农历正月酒酿饼、二月雪饼、三月闵饼、四月绿豆糕、五月薄荷糕、六月大方糕、七月巧酥、八月月饼……月月翻新。
苏式糕点更是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吉祥物和点缀品。婴儿出生或初次剃头,要送云片糕,象征祥云片片;老人祝寿,要送寿糕、寿桃;婚宴喜庆,要送枣泥拉糕、八宝莲子羹或山楂甜糕;甚至造房子、搬家、办丧事,也要讨口彩,送糕团点心。
苏式月饼是苏式糕点的精华,分甜、咸或烤、烙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
此外,稻香村产的八珍糕、绿豆糕、芝麻酥糖也是你馈赠亲友的佳品。
月饼发展至今,根据口味和地域分成了几大派系,主要有苏式、广式、京式、滇式和潮式等。苏式月饼因起源于苏州而得名,又被称为“姑苏月饼”。唐朝诗人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说的就是苏式月饼。“酥和怡”指的就是苏式月饼酥松易化的特点。苏州采芝斋褚经理向记者介绍道,目前符合国家月饼标准的只有苏式、广式和京式三种,其中苏式月饼的历史最长,制作也最有传统特色。苏式月饼的酥皮与其他派系月饼区别最大,是一层一层手工做出来的,这正符合市民在中秋节那天怀旧、思乡的情绪。因此,无论苏式月饼如何改良,其油酥皮部分是不会改动的。
“苏式月饼的外形之美、口味之美,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其不改的油酥皮,也能勾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戴副秘书长告诉我们,今年有许多的苏州人把苏式月饼寄到外地、甚至海外的亲友,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待!苏式月饼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悠久历史积淀的深厚文化。
苏式月饼的最大特点就是油酥皮,里面包含果仁、糖分等。采芝斋褚经理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前,苏式月饼在苏州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普通家庭都缺油少糖,那时苏式月饼的口味是重油重糖,对平时缺油糖的人们十分有吸引力,中秋节吃上一小块苏式月饼,感觉非常好。那时人们要排队凭票才能买到苏式月饼。到了80年代,人们生活逐渐富裕了,口味也发生变化。这时广式月饼开始涌入苏州,由于其口味清淡、品种繁多,逐渐赢得市场。到90年代初,苏式月饼因为重油重糖的口味,失去市场宠爱,市场份额不足20%。
回忆起那段日子,老字号的老师傅们感慨万千。由于苏式月饼销量少,到了中秋节前,他们大部分时间改做广式月饼。偶尔自己馋了,就动手做一些自己吃。看到这门传统手艺越来越萧条,他们异常焦急。进入新世纪以后,苏式月饼决心“改良”。采芝斋褚经理介绍说,2001年,苏式月饼的糕点师傅将黑白芝麻、豆沙、枣泥等广式月饼的馅料用在苏式月饼上,重新吸引市民的关注。此后,糕点师傅根据人们的口味不断改良月饼的馅料和外皮。配方焕然一新。在保持了油酥皮的特色外,糕点师傅用熟果辅料取代了高热量面粉,馅料也改为低油低糖,既不失口感,又有利于健康,大受市场欢迎。
改良后,苏式月饼逐渐走出低谷,那挂炉肉月饼的香味又重新飘荡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尝到改良的甜头后,苏式月饼更加活跃。苏式月饼推出的薄荷口味,比广式月饼的含糖量还少;去年采芝斋尝试推出了“麻油苏式月饼”,因口感不油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量非常好。因此今年生产苏式月饼索性就全面弃用荤油,用麻油、花生油、葵花子油代替荤油做苏式月饼。推出了30多个品种。一系列举措后,苏州市民终于重投苏式月饼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