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在很多国家取得过成功,只是商鞅变法更彻底,持续时间更长。关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个人觉得是多方面的。首先,商鞅了解秦王的需求。商鞅到秦国之后,和秦孝公谈了三次,通过三次交谈,商鞅对秦孝公的需求非常了解。商鞅变法,虽然主要是商鞅在制定政策法令,但是体现的其实是秦孝公的需求,也就是说,秦孝公想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商鞅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变法。很多人说秦国是亡于商鞅变法,个人觉得不准确,商鞅变法只是为了满足秦王的需求,秦王朝会变成什么样,也都是秦王的选择,个人觉得不应该把责任推给商鞅。然后,历代秦王的支持必不可少。秦王之所以支持,是因为商鞅变法能帮助他们达到预定目标。秦孝公之后的秦王,大多数都有大志向,也都能任用贤才,君王的差异,也是秦国与其他国家的显著差别。最后,商鞅是一个狠角色。商鞅为了变法能成功,敢于得罪权贵,为了能帮助秦国,能违背道义,不守诚信。其出发点不好深究,但商鞅的个人能力是变法成功的因素之一。
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罢了。为何商鞅变法只有在秦国才能成功?因为秦国当时最穷,最弱,最烂。因为当时要是再不改就是等着亡国。说白了,秦国的改革更多的是被迫而改,是不改就活不下去了。而其他国家则不一样。无论是魏国的李悝变法,还是楚国的吴起变法,或者是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其实他们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是,与秦国相反的就是,这些国家之所以要变法,只是觉得自己要更强,而不是说,他们不变就活不下去了。秦国与之不同的就是,当时的局面,他就只有商鞅变法那一条路可走。
原因蛮多,主要的有:魏国楚国韩国相继变法,他们不可能再采用商鞅之法而弃原有的。另外一些国家如齐国以后也进行了整治官吏,赵国和燕国当时属于二等国,并无变法之意愿。秦国穷且民风淳朴,这样的国家最适合变法。穷意味着有奋发的意愿,民风淳朴意味着没有其他国家那么复杂的包袱。比如封建后期中国各种制度早就完善,想改变靠自身能力是不行的,只能等着外部力量撞击。同样的,秦国无就是有。商鞅本人可能是对各国有过考察,不然不可能轻易去一国,他的见识早已远超他人对于各国国情应该也是洞若观火。
第一,环境因素!因为当时秦国内忧外患,已到亡国边缘!若不图强,死路一条!纵观山东六国中的强国,都是因变法而强!秦孝公也有心变法!
第二,人才,秦国变法开出高官厚禄吸引天下人才,不问出生和门派,只要能力!而商鞅,又是千百年难遇的变法大才!商鞅的变法相比以往他人的变法更为彻底,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范围也更广泛,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各行各业!最为关键的是,商鞅的变法是将整个国家的体制和律法做彻底的变革!
第三,国君的全力支持和极度信任!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全方位支持,并且对于商鞅是完全信任的。须知,在变法的过程中,势必开罪许多权贵,甚至动摇国家的根本。没有国君的这种支持和信任,商鞅的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四,商鞅变法,比以往任何变法的时间都要长!商鞅变法二十余年,从时间上来说,整整贯穿了二代人!也就是说,很多人,从出生起就属于新法时代!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商鞅变法的影响也更大!
第五,变法带来的实际效果。确实很好,让秦国从亡国边缘变成了强国!并且,秦国因此击败魏国,收回河东失地,洗刷百年耻辱!另外,变法让很多社会底层人士得到了实惠,最为突出的是奴隶变成了自由民,并且有了自己的耕地!
综上原因,商鞅变法才能成功!也因此,商鞅虽死,秦法不亡!
因为,秦国到了不得不变法的时候了,不变法那就只有被其他诸侯国欺负吞并的地步了,而其他国家不是已经完成了变法,就是国家富强,不需要这玩意。此外商鞅的变法内容严重触害了贵族的利益,其他国的变法者有好几个因为这而被杀导致变法不彻底,他们绝对不会再用思想差不多的商鞅,而秦国,在危难的时候才用商鞅,虽然触犯了贵族的利益,但不变法就得亡国,所以大家都忍着了,要不然为啥新君继位后跟贵族都想杀了商鞅,却没有改变他的变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