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发现白点首先要认识它,它并不可怕,所以不要惊慌。水温和水质都是引起白点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关好源头。有很多人认为白点了就下盐,这是一个错误。白点的鱼体质不好不进食,盐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负担,就好像你发烧了还叫你背100斤大米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哦。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升温30度,适当换水1/4,注意水温1-2度鱼是可以接受的病鱼也是。加入白点净,如果你的鱼不是感染得很厉害就不要加了。就这样默默地等待,每天观察,中途3天换一次水,活性炭和水草都要拿出来,或者病鱼拿出来(不建议这样,这样会加速死亡)维持2周,换一次水后观察发现没有,我们就基本告别白点了,但是不要掉以轻心,它随时会回来的。还是要把握好源头。其实白点就是那么好对付,诀窍 就是升温。
怎么能让观赏鱼得上白点,哪些是我们平时不注意的,导致生了鱼病
观赏鱼得白点病怎么办?白点病的治疗其实防大于治。一般在鱼缸水温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观赏鱼就容易得白点病。视频主要分享如何有效控制鱼缸的白点病不爆发,以及治疗。
观赏鱼长白毛应该是水霉病。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口。
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可使用霉菌净按使用说明或老板教你的方法给观赏鱼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