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官服上的腰带起源于什么?求大神帮助

2024-11-02 04:31: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然后的衣冠史……干脆避开那些即临的悲怆,借用一句流行的调侃:西元1644年,清军入关,为中国未来的古装剧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玩笑归玩笑,不过确是目前清装剧占据历史剧半壁河山的现状,不用刻意指摘我们这个坎坷苦难的民族,毕竟那是国人如今能上溯到的最清晰最临近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要开始讲衣冠重生的最后一个故事了。悲喜有时让人无所适从,但这个故事最需要的却是耐心,它拖了将近四百年还不知道结局。 话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国号金。又因其自称是北宋时金人后裔,因此也被称为后金。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降伏漠南蒙古之后,于1635年称帝,意味着与明朝皇帝并立,不再是边族之国。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年号崇德。 女真族/满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北方边族,从历史上就显出异于其他游牧民族之处。其历史悠久,祖先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与周天子打过交道的肃慎。同样悠久而煊赫的匈奴鲜卑党项契丹等皆已消失,独其延续至今。女真人生活在寒冷的林莽草甸,不似蒙古草原那般天苍苍野茫茫,因此他们除了游牧之外还有渔猎等生活方式。如果说草原民族往往心无旁骛、胸胆开张,那么水泽林莽之处的牧猎民族更会多几分思考斟酌。这就是满族与蒙古族的不同,自然也反映在对待被征服文明的态度上,最终导致了清代与元代对中国历史影响的差异。蒙古人对待汉人衣冠礼制是比较粗放的,他们将人群划分了等级,尊卑优劣一目了然,看到了表面的归顺,便不再去关心汉人的日用常行。而满人考虑问题显然要深远许多,他们还想到了如何统治得长治久安,如何不落入“征服者被征服”的宿命。显然,最终措施只有建立自己的文化系统。这一工程是在华夏文化框架上进行的,客观上较大程度延续了华夏文化,但其中搀杂了许多自己的判断、选择和重构。清廷最为犀利的眼光表现在,看到了华夏文明关键的软肋:衣冠。 华夏二字浓缩了一个文明的某种精神追求。衣冠礼仪是国度的尊严和心念,身体发肤是受于父母的惠赐。感恩不尽,岂能任意毁损?修齐治平的男人天命也是从头开始,《仪礼》中“士冠礼”乃开篇第一,《礼记》说:“冠者,礼之始也。”大抵若此,这就不难理解剃发易服之令将会在亡国之民中掀起怎样一番震动。 剃发易服运动在清廷坚定的信念中轰轰烈烈地开展,最终贯彻大江南北。自后,满族统治者策动起沉重的中华车驾,漫漫二百六十七年岁月,深重地影响了华夏民族和本民族的前途命运,直到路的尽头。 《清太宗实录》中记载:天聪五年,大凌河之役胜利时,皇太极就下令归降的明军将士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清世祖实录》记:顺治元年,清军入山海关后,令城内军人剃发。多尔衮于五月初二进入北京,次日即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军民免其迁徙。”还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他低估了人民的反应,很快京东三河民众暴动反对。清廷令暴民“各安生业”,并警告“倘有故违,即行诛绞”,但软硬措辞均未奏效,只好做罢。 介于立足未稳,最初的剃发易服令因条件不成熟只实行了一两个月就中止,但到了顺治二年五月,占领弘光政权金陵后,清廷重拾此令,强硬实行。六月初五给江南前线总指挥豫亲王多铎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军法从事。”(《东华录》)十五日还指示礼部,通告全国,规定在十日内剃发易服,“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绝不轻贷”。更不许官员上奏请示,否则杀无赦。(《清世祖实录》) 改朝换代历来总少不了血光,明朝却异样地亡在一片沉闷中,原来这些血尽流在了亡国之后对剃发易服的抗争里。此令一下,清军在各处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人民开始了反抗。江阴、嘉定两城的斗争尤为激烈。 顺治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江阴知县方亨强推剃发令。秀才许用等百余人在文庙集合,提出“头可断,发决不可薙(《江上孤忠录》)。自后,参加反剃发斗争的群众达数十万人之多,并推举典史陈明遇为城主,部署城乡防务。清军攻城连续受挫,不断增兵。七月初九,陈明遇邀请前典史阎应元进城领导。七月初,守城战斗激烈异常,清军屡攻不下,便由降将刘良佐劝降。阎应元答:“有降将军,无降典史。”(《江上孤忠录》)清军攻陷松江、昆山等地后调集兵力围攻江阴,八月二十日城破,民众继续巷战,陈明遇战死,阎应元被俘后牺牲,全城无一人降。此后清军屠城数日。 闰六月十三日,嘉定各村人民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在罗店、北关、娄塘与清军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斗。闰六月十六日,嘉定人民推举进士黄淳耀、前通政使司左通政侯峒曾主持城防。七月初三日,清军猛烈攻城。城墙坍塌。初四日五更大雨,城上军士已露立三昼夜,两眼肿烂,遍体淋湿,饮食断绝,身疲力尽。清军乘机登城,侯峒曾仍在城楼上指挥战斗,声色不变。(《嘉定屠城纪略》)然终无力回天,他遂投河自尽,黄淳耀也自缢于僧舍。军士无一人降。清军屠城数日。 剃发与易服往往相提并论,实际疾缓略有不同。相对剃发的惨烈,易服的影响更加缓长。剃发易服令中也说“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不过仅隔二十多天,见“京城内外军民衣冠遵满式者甚少,仍着旧时巾帽者甚多”,乃正式下达易衣冠的法令。 只是满式衣冠体系此时仍简单模糊。常服可含混了事,但朝服公服的问题连清廷自己也有些尴尬了。《清世祖实录》中记过这样一件事:顺治元年七月,山东巡按朱朗镕报告说,有三名文职官员到任穿着满式服装,“恐人心惊骇,误以文德兴教之官,疑为统兵征战之将。”因此建议袭用明朝官服,“纱帽圆领临民理事”。之所以惊骇,是因为满族的传统服装因适于弓马之故,与汉族的武装短长宽窄较为接近。衣冠上国的亡国之吏用微妙的讽刺刺激了新统治者的自尊,多尔衮马上要求“速制本品官服以便莅事。” 清自入关前已开始借鉴中华衣冠而逐渐规制自己的服制,按照《清史稿•舆服志》的说法“崇德初元已初步釐定,高宗(乾隆)一代法式加详”,乾隆朝的增改,便是如今从清史稿舆服志中看到的模样。不过,清式衣冠的演化、确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基本是在满族衣饰的结构上大刀阔斧地嫁接华夏衣冠元素的产物。 在朝鲜人申忠一的《建州图录》中,努尔哈赤时的女真贵族还穿及膝的皮毛镶缘袄或蟒衣(明万历二十三年),到了清代,比较主要的是上下连属的袍褂,称为旗装,满语“布介”。另外在还有马褂、坎肩等。捻襟(大襟),四面开禊(后简化成左右开裾),习惯加披领,有扣袢。窄袖,袖端多有箭袖,形似马蹄,满语“哇哈”,平时挽起,放下可御寒,后演变成清朝官员遏见上司的一种礼节,叫作“放哇哈”。满族习惯四季戴帽,帽饰习俗是清代冠服制度的特色。顶戴花翎成为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级方法。(资料来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这些服制结构特色再加上汉装官服的章纹、补子、服色等规制后,新式清式朝服官服便新鲜出炉。 虽则不到三百年时光,但清代衣装的审美特色显然影响至今,它与先前的华夏衣冠相比有着明显区别。

回答(2):

大清官服的品级,则不仅等级森严,更是尊卑分明,不容僭越。官服的品级可由朝冠上的顶戴花翎和朝服上的补子分辨,补子有文、武之分。 清制文、武官顶戴由一品至九品依次为:一品红宝石顶、二品红珊瑚顶、三品蓝宝石顶、四品青金石顶、五品水晶顶、六品砗磲顶、七品素金顶、八品阳文花金顶、九品阴文花金顶。 花翎是朝冠背后横插的孔雀翎羽。根据翎羽的目晕,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无目晕的(曷羽)羽称为"蓝翎"。清廷的花翎规定是:亲王、郡王、贝勒不代花翎;贝子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戴双眼花翎;非宗室官员一品至五品戴单眼花翎;六品至九品官员戴蓝翎。顶戴花翎是大清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遇有朝廷革除、罢免在职官员的旨令时,必须摘除顶戴。 补子是绣在朝服胸前和背后标志等级的图像徽识。清廷规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宗室列爵用园补子,绣龙蟒图像。文、武品官用方补子。文、武品官的补子各有类别,文官图像用禽纹,武官图像用兽纹,所以又有"文鸟武兽"之说。文官一至九品依次为: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氵鸡)(敕鸟)、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官一至八品依次为: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绣犀牛、八品绣海马。朝服的补子规定用彩色丝线绣织,无论在明处还是在暗处,图像都鲜丽可辩。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