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描写一篇关于菊花的故事。有一个叫马子才的人,性好菊,不辞千里之遥来南京寻求异种,路上结交了一位对菊花很内行的陶姓少年……后来,马子才娶了陶姓少年的姐姐为妻。
有一天,陶喝多了酒,醉卧在地,变成了一棵大菊花,第二天才恢复人形,不久,陶第二次酩酊大醉,又变成了菊花,可这一次再也没有变回来……姐姐痛哭了一场,把它的根茎掐回来栽培,待到秋天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还带有浓浓的酒香。后来人们将这种菊花冠以“醉菊” 的美称。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重阳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这个传说是这样的:
很早很早以前,在河阳城东,也就是现在张家港港口镇附近,靠三丈浦的虞家浜旁边,住着一家姓虞的人家,丈夫早死了,只剩下寡母孤女三口人,大女儿叫美姬,小女儿叫美人。老母亲会用菊花酿酒,她酿的酒特别清香、醇甜,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她一家就靠酿酒卖酒度日子。
两姐妹成年后,都出落得十分漂亮,又喜爱琴棋书画,只是两人的性格却大不一样,美姬性格温柔,生来一副好喉咙,唱歌唱得比黄莺还好听;美人呢,性格刚烈,喜欢舞刀弄枪,她受过异人的传授,练会百步穿杨的柳叶飞刀,百发百中。
古代一个女子,为啥独独去练武功呢?说起来有段原因。原来,这姐妹俩的父亲是周朝仲雍的后代,世代封居吴下河阳,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派秦将王翦占领三吴,她们的父亲就是被王翦杀死的。美人生性刚烈,她苦心练柳叶飞刀,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这一年春天,秦始皇南巡,打算到会稽山去晋谒禹陵,美人打听到秦始皇已到了古丹阳,不久就要经过河阳驿道,便准备行刺秦始皇。这一天,虞美人瞒着母亲和阿姐,一个人悄悄来到了驿道旁边的竹林里,等候秦始皇,等呀等呀,等了两天两夜,也没有看到秦始皇的车队的影子。
到了第三天,天刚亮,就听见驿道上“踏踏踏”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睁眼一看,只见一大群武士骑着高头大马,个个手执长鞭,一路奔来,看见行人就是一鞭子,嘴里还吆喝着:“快退!快退!沿路十丈之内,不准闲人停留!”原来是替秦始皇净道的。虞美人一听,心想坏了,十丈开外,就是飞刀射中了,还有啥力道,秦始皇也死不掉,得赶紧另想别法。她马上骑马从小路朝前赶,奔了十几里,看见驿道旁边有棵大白果树,长得又高又大。好,这棵树树叶很密、正好藏身,离驿道又近,飞刀一出手,秦始皇必死无疑。主意一定,她把马扣到远处,回来再飞身上树,藏在树桠杈上。
不多久,秦始皇的车队就来,从高处望去,只见旗帜如林,前头是一排排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和卫队,中间有三乘六匹马拉的马车,马车上都罩着幔帐,弄不清哪一乘是秦始皇乘的。虞美人正在为难,巧哩!只见中间一乘马车上,有个人撩开幔帐向外张望,从这人的穿着看。很像皇帝。虞美人想,机不可失,立刻大喊一声:“还我父亲!”连发三刀,白光闪过,只听车里“啊”的一声,车队顿时大乱四处响起了“捉刺客”的喊声,虞美人乘乱就逃走了。
项羽和虞美姬中了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双双死在乌江,刘邦建立了汉朝。虞美人母女发誓不吃汉粮,不多久就死了。族人把她们葬在河阳南面的三丈浦旁边。说也奇怪,过了一年,坟上就长出了两枝菊花,一枝开的花是金黄色,一枝开的花是血红色。传说,早先的菊花,一过霜降,花瓣也会一片片落下来的。可是这两枝菊花就是过了霜降,它们还傲霜挺立,不落花瓣。从此以后,菊花就不再落英了。
后来,后人为纪念虞家姐妹,就把这里称为美姬墩;把虞美人飞刀刺秦皇的地方称为大义。
菊花:
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菊花,在日本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古时候,从中国驶出一条大船,载了12个贵族童男童女,为寻找长生不老药面远航海外。作为交换,他们携带最为贵重的物品—金菊花。后来大船遭遇了风暴,被冲到一个无人的荒岛,被迫在那里住下,繁衍子孙,并在岛上种下了金菊花。之后那里的人们就自称“日本帝国”。日本国旗上被大家误认作太阳的图案实际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征符号也是一朵16瓣菊花。
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一书: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诉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装入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于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
菊花的传说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说是“令人长寿”。
我国专异笔记中,有很多服菊成仙的记述。据记载,东汉汝南恒景跟从费道士学道。费对他说:“九月九号,汝南有大灾,令家人登山饮菊花酒可消些祸。”恒景听后,全家登山去了。回来时,鸡犬都暴死。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消灾的传统习俗。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宋朝苏轼,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为得罪王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去拜见安石,恰巧王安石外出未归。东坡坐在书房,见砚石下压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见诗大笑,想:黄花是指菊花,开于深秋,其性坚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干,终究不会落瓣。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为等了很久,王安石还不回来,就回到寓所。晚上,王安石回来了,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安石大怒,把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东坡任团练副使,挺清闲的,与朋友陈季常,整天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陈季常来访。东坡约季常一起去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季常问明原因,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样的,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东坡这才知道王安石为了东坡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
菊花的传说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说是“令人长寿”。
我国专异笔记中,有很多服菊成仙的记述。据记载,东汉汝南恒景跟从费道士学道。费对他说:“九月九号,汝南有大灾,令家人登山饮菊花酒可消些祸。”恒景听后,全家登山去了。回来时,鸡犬都暴死。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消灾的传统习俗。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宋朝苏轼,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为得罪王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去拜见安石,恰巧王安石外出未归。东坡坐在书房,见砚石下压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见诗大笑,想:黄花是指菊花,开于深秋,其性坚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干,终究不会落瓣。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为等了很久,王安石还不回来,就回到寓所。晚上,王安石回来了,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安石大怒,把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东坡任团练副使,挺清闲的,与朋友陈季常,整天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陈季常来访。东坡约季常一起去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季常问明原因,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样的,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东坡这才知道王安石为了东坡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