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货现在有哪些平台?

2024-11-27 18:24:1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卖东西也越来越多。目前直播似乎成为了电商、社交、视频等各类线上平台的吸睛利器。正因如此,直播与不同行业结合而形成的“直播+”经济也在逐渐升温。而直播电商,也是直播+的一个新生派,将是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与风口。
  正因为直播+电商这个趋势和风口,也是诞生了很多直播电商平台。在这里就与大家盘点一下眼下当红的直播电商平台。
  聚美优品可以通过直播来卖产品,不过聚美优品的直播销售产品的内容仅限为化妆品。
  蘑菇街也是可以通过直播来销售产品的,通过直播来教女生怎样穿衣搭配,吸引受众来消费产品。
  京东也是可以通过直播来销售产品的,京东直播销售产品的内容不受限制,只要平台能够出售,直播中就可以销售。
  淘宝也可以通过直播来销售产品,淘宝销售的产品也不受限制,在平台内能够找到就可以直播销售。

回答(2):

有:微视、抖音、淘宝直播、小红书、快手。

1、微视

微视是腾讯旗下短视频创作与分享平台。2019年4月,微视上线新版本,推出 “创造营助力”、“解锁技能”等全新模板。用户可通过微视丰富的模板制作互动视频,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分享给好友;好友可直接在微信、QQ里浏览该互动视频,并进行互动操作。

2、抖音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

3、淘宝直播

淘宝直播是阿里巴巴推出的直播平台,定位于“消费类直播”,用户可边看边买,涵盖的范畴包括母婴、美妆等。

4、小红书

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在小红书社区,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笔记的分享,记录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正能量和美好生活,小红书通过机器学习对海量信息和人进行精准、高效匹配。

5、快手

快手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于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在2015年以后迎来市场。

回答(3):

1、微视

微视是腾讯旗下短视频创作与分享平台。2019年4月,微视上线新版本,推出 “创造营助力”、“解锁技能”等全新模板。用户可通过微视丰富的模板制作互动视频,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分享给好友;好友可直接在微信、QQ里浏览该互动视频,并进行互动操作。

2、抖音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

3、淘宝直播

淘宝直播是阿里巴巴推出的直播平台,定位于“消费类直播”,用户可边看边买,涵盖的范畴包括母婴、美妆等。

4、小红书

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在小红书社区,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笔记的分享,记录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正能量和美好生活,小红书通过机器学习对海量信息和人进行精准、高效匹配。

5、快手

快手是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用于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在2015年以后迎来市场。

回答(4):

比较火的有抖音,淘宝了。不过最近刚有个星期的微信直播,没有后台,叫优觉云微信直播,优势相对于那些直播平台来说还蛮突出的,可以搞一搞

回答(5):

1,直播间卖的商品客单价不能太高,一般在50-100元之间比较合适,用低客单价很容易吸引一批从来没买过这个产品、或对这些产品没太多认知的人购买。 据TalkingData数据显示 ,观看直播用户人群多集中在二、三、四、五线城市。
2,利用大家喜欢贪小便宜的性格,在直播卖货的同时附赠一些小礼品,比如买一送X、附赠XX礼品等,除了品牌提供的赠品,也可以赠送一些自己特意做的小礼物给粉丝。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粉丝购买,也能增进与粉丝间的关系。
3,一定要做自己擅长领域的产品,直播过程中多介绍产品的突出优点和优惠价格,其他内容可以由一个助理在镜头外补充解说。如果是卖一些“不知名品牌”的产品时,可以请助理拿类似产品进行对比,以凸显所售产品的优势,打消粉丝对于产品的顾虑。
4,从用户角度考虑,多为用户着想,不要一味推销产品,疯狂夸赞产品好,也要偶尔吐槽下,要让用户觉得真实,能够自己做出选择:需要你就买,不需要你就不买。劝粉丝不要盲目购买产品,比强势地推销更容易被人接受。
5、增加用户留存,用各种抽奖、红包福利等留住用户。比如可以搞一些小活动,关注并转发直播链接到朋友圈等就能参与抽奖或者领红包等。也可以让用户帮你拉一些粉丝,增加用户数和关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