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变化及原因

2024-11-02 23:39: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民国刚建立的时候,中国人口大约为四亿,到1949年中国人口大约是四到五亿(民国时期没有进行过全国人口调查,只有大概数据)。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增长了大约一亿。

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当时中国人口为601938035人。1982年正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中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在大约二十九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增长了429944476人。

可以说在大约相同的时间里,新中国的人口增长是民国时期的四到五倍。有一种观点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新中国采取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大幅提高,因此人口才大规模增长。

据统计,民国三十余年的人口出生率大约平均为3.5%到3.8%,而新中国在实行计划生育前的人口出生率平均为3.6%。这表明新中国的出生率与民国时期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是因为出生率提高”这一观点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

要知道,人口是否快速增长除了受到出生率的影响外,还受到死亡率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

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9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口

回答(2):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编辑本段]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2.流向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
[编辑本段]新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1.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地计划性迁移在迁移总量中占了决大部分。
2.人口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3.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回答(3):

人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利益出发,调节和干预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所采取的态度、手段和措施。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政策的演变及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分歧,有候文若的“五阶段”论、冯立天的“三阶段九时期”论、张克武的“三阶段”论和其他学者的观点。&%’笔者以为,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鼓励增长、放任增长和严格限制增长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人口政策,既有历史的必然因素,也有主观决策的失误。历史地看待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检讨现行人口政策的得失、统筹解决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