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非常任信不听大人话还经常顶嘴,这种情况应该怎样教育。

2024-11-06 11:19: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是我帮您查找的相关方法 望采纳~! 现在的90后是很不听话,脾气特别倔。

学习是一生的任务

例一:吕教授没想到,自己教书育人二十多年,培养出无数优秀生,却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栽了跟头。儿子涛涛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很出色,学习上很少需要父母操心。高二开始他迷上了电脑游戏,一做完作业,就通宵打游戏,放假更是天天闷在家里玩电脑。吕教授见儿子的学习并未受影响,就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和儿子深入交流,只是叮嘱他不要因为玩游戏而耽误学习。涛涛考入大学后,很少主动向父母说起学校里的情况,每次问及他都只说“还可以”。直到今年暑假,吕教授接到涛涛班主任的通知,才知道儿子因多门成绩不及格,即将面临留级!

例二:在妈妈眼里,小林是个听话的孩子,她总是自觉地学习,成绩也总名列前茅。进入高二后,小林连着两次都没有考好,爸妈为此着急不已,老师也找她谈话,从此,小林竟对考试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每次考试前都无比紧张,成绩明显下降。不仅如此,她的身体好像也出了问题:失眠、头晕、消化不良,毛病层出不穷。她只好在家休养,如此一来更跟不上学校紧张的学习节奏了。高二下半学期,小林办理了休学手续。

例三:上大学之前,李洋从来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父亲过早去世,撇下无依无靠的母子俩。母亲怕他在外面受欺负,从来不让他与小伙伴过多交往,更不允许他一个人外出。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学习,李洋就这样在孤独中渐渐长大。进入大学后,他很不适应集体宿舍的群体生活环境,总是与人格格不入,频繁与舍友产生摩擦和冲突,心情很不愉快,后来不得不搬出去租房子住。

大四那年,李洋开始到企业实习,但他的怪脾气谁都受不了,每次干不到一个月他就被人婉辞。毕业后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他只好做一些兼职,最后干脆窝在家里当起了“啃老族”。

“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要紧。”这是许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或者心里的想法。但事实提醒我们,影响孩子学习的往往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其他综合素质,诸如自我管理、情绪调节、挫折承受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会读书并不等于会生活。学会生存是人一生的任务,学校的文化课学习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需要培养的方面,而这正是家庭和父母的教育责任。

学习的三种途径

什么是学习?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成人,我们需掌握的一切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读书、上课、写作业,这些都属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广泛的学习概念,还包括行为的获得与改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

在每一天的平常日子里,孩子们的学习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不要感到奇怪,为什么很多事情你没有教给孩子他却无师自通,为什么有的行为不论你如何阻止它都依然出现?作为父母,你需要了解学习的三种途径,从而有效管理孩子的学习。

1.直接体验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大量地来自自身的直接体验。吃东西不但可以消除饥饿感,还能带来美妙的味觉享受,于是孩子学会了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有需要时,妈妈总能帮自己解决,于是学会了信任和依赖母亲;周围的人际环境如果是愉快而友善的,孩子就会喜欢与人交往,如果经常受到惊吓或被粗暴对待,他们就会变得孤僻退缩;好奇心引发的探究行为如果得到大人的鼓励,孩子会信心大增,并对外界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因无知的错误而受到惩罚,他的学习积极性就大受打击。这些直接经验的获得奠定了一个人最初的学习基础。上学后,由于将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学习,

孩子们的直接体验明显减少,但这种最原始的学习永远不会消失,只是家长们不察觉或不重视而已。

2.模仿学习

人们更多的经验来自对周围人的观察与模仿学习,这种学习的效率更高、范围更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都可通过模仿而习得。儿童模仿的对象很多,包括家庭成员、周围社会环境(朋友、同学、老师)、媒体传播等。关系越密切、权威性越高、与自身的共同性越多,模仿学习越容易发生。因此,他们最主要的模仿对象通常为父母、老师、同学、公众人物(比如影视明星和超女),换句话说,这些人对孩子的教育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虚拟的人物,如卡通片里的角色由于深受儿童喜爱,对他们的成长影响也很大,有时甚至超过父母的教育作用。

3.间接学习

大量不可能直接体验或观察到的事物只能通过抽象的学习来获得。这种间接学习是人类智慧的伟大体现,但也存在弊端。知识如果不应用于实践,它的牢固程度和影响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当知识与直接经验发生矛盾和互相冲突时,经验往往会占上风,这大概是学校教育的最大挑战。

家长的责任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要以为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也不要以为孩子只要考试得高分未来就会一帆风顺。家庭还需负起教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责任。这种“学习”也很重要,并且必须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一、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

家庭应该更多提供书本上欠缺的东西——情感和生活经验。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能够提供的生活体验也不可能十分全面,但有些体验是必不可少的:

1. 爱与快乐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体验生活的快乐,这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如果连基本的爱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很难指望孩子能够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更谈

不上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因为他连起码的动力都没有。

1. 懂得选择,体味自由与责任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情,应当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相应的结果。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由与责任之间的连带关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高考优秀生进大学后网瘾、逃学事件的频发,突显了青少年自我管理教育的严重缺乏,其主要原因是家长的长期包办代替和过度控制。

3.人际交往与挫折体验

家长也许会觉得天天坐在课桌前的孩子比较令人放心,其实不然。由于缺乏人际交往和实际生活经验,他们往往缺乏应付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能承受挫折,更不懂得如何从失败中学习成长。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或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摔跟斗”。家长不可把责任全都推给学校和社会,自己也应该深刻反省。

这是一位高中生家长的自述。

我儿子刚刚经历了中考。我教育孩子的原则就是爱他、相信他、支持他、帮助他。

“爱他”就是在生活上照顾他、感情上关心他。我喜欢做让儿子高兴的事情,为他做好吃的,陪他运动、旅游、看电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从不做伤害孩子自尊的事情,比如责骂、贬损、惩罚,我从来没有过,所以我们父子的关系很融洽。

“相信他”就是信任自己孩子的能力和品质。不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聪明,也不要动不动就怀疑孩子撒谎了、偷懒了、欺负别人了等等。就算孩子有点小失败、小错误,也要相信他能改好,给他机会。由于我对他的高度信任,儿子与我无话不谈。

“支持他”就是给他一定的空间,允许他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只要完成学校老师的要求,孩子的其他事情我不过多干涉。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大力支持他,我不太赞同的事情也不会粗暴阻止,让他自己去折腾好了,吃了苦头他自然会懂事。就拿上网玩游戏来说吧,我当然并不赞同,但他这么喜欢,我也不会像别的家长那样断网、锁电脑非把孩子逼到网吧去,我只是提醒他,后来他期末考试成绩明显后退,自己就知道后悔了,现在就很克制,作业没写完,即使同学邀请他上网打CS他也会拒绝。

“帮助他”其实与前面说的支持是有关系的,既然给他机会自己选择,就难免经常遇到困难和问题,毕竟孩子还很不成熟,这个时候我绝对不会幸灾乐祸、冷嘲热讽,说些“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老爸说得对吧,你太嫩了”之类的话,而是积极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受点损失我也不心疼,我觉得比起将来人生失败的重大损失,今天的小挫折、小困难只是一点学费而已。我的孩子虽然不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但他自信、快乐、人缘好、肯努力、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为他而感到骄傲。

二、提供正确的学习榜样

1.家长自身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每天都在观察父母,受到父母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影响。在要求孩子之前,父母是否自己先能够做到——努力、积极、诚信、负责任、宽容……

2.了解并适当掌控孩子的社会榜样

孩子经常跟什么人在一起,玩什么游戏,喜欢哪些影视作品和明星人物,这些都是家长应该关心的,因为他们都可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只有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才有机会了解这些社会榜样对孩子的影响,进行适当引导,还可以主动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真实的榜样,让孩子广泛认识世界,削弱单个榜样的极端影响作用。

回答(2):

听了,我头也大了一圈。。。
外婆太溺爱她了,
趁着十一假期,带她出去玩玩儿走走吧!
放松一下心情,沟通一下感情!
毕竟小孩子嘛,他们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做家长的
教育方法不当
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掉的
找到她的兴趣所在,从她的兴趣入手,让她觉得你和她是一帮的
你永远站在她那边,先和她成为朋友,
在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以朋友的身份去向她解说
她才会听进去,记到心里,
在生活中,你要让她慢慢的崇拜你(自己搞定)
慢慢的,她在自然会乖乖听你的话
最着眼的就是假期带着她出去玩玩儿吧!
谁都喜欢玩儿,不是吗?
让她接触点新的事物,
培养好奇心,
打是不可取的方法
民主一点
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发觉她的优点
及时表扬,称赞很关键
有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要表扬!
教育孩子需要耐性
10几年养成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改掉的
相信你能做到!
加油!o(∩_∩)o...

回答(3):

如果孩子从小是有外公外婆带大的话,那她的性格会有些任性,而且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外婆又说你的话,那她就会觉得你的话可以不听,你可以先和孩子的外婆交流一下,希望她不要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过多干涉,否则你无法树立威信,孩子就不会听你的,而且孩子从小是由外婆带大,那她会更信任外婆一些,你只有先慢慢和孩子培养感情,才有可能说教育她了

回答(4):

先和孩子拉近距离~不要上来就各种压制~要慢慢来~慢慢讲清楚道理~孩子还小~不是很难管~毕竟才11岁

回答(5):

家里有两个小孩,尤其是一男一女,家长必须要平等对待,我刚从11岁过来,家里就我一个小孩,孩子任性是属于比较正常的,但是家长也要即使进行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打开她们心里的那一扇窗,尽量不要打骂,这样会使隔阂越来越深,孩子有什么建议应该认真听取并改正,也应该告诉孩子作为一个十一岁的姐姐应该怎么做,最主要的是耐心,也许你对孩子多一点关怀,多一句问候,面对孩子的任性,要退一步,要将心比心,有时候,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还要适当的让孩子看一些感恩的书籍,或是找一些视频,来感化孩子,总之,我希望你,也一定相信你能做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