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人元旦不吃饭
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2、四川人过年爱观“灯”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因此之故,四川灯会历史悠久,水平高,被誉为“天下第一灯”、“中国灯会之首”。
3、贴门神
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
4、举行大型庆典活动
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5、杀年猪
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1、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这一天,要把灶王爷请下来,烧了。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在等他回宫降吉祥。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贡品;还要把麦芽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2、赶集囤年货
过了小年,春节的气氛就更浓烈了,在农村,很多场镇因集镇贸易的规律,不是每天都会当场,大的乡镇分单、双号当场,小的集镇赶3、6、9或者2、5、8,由于不是每天都可以赶集,为了春节期间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过节日不用东奔西走忙于采买,人们都习惯在春节前提前准备好各种吃的。
比如鸡鸭鱼肉、水果;小孩的新衣服、零食;祭祖的香烛、鞭炮等。
3、杀年猪
杀年猪,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年俗。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
四川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4、贴春联
四川素来有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之说。意思是,在腊月二十七、八这两天,二十七号是不出远门的,在外地的人二十八号这天也不回家。
这两天也可以是剪纸、贴春联的日子,但大部分人还是在大年三十贴春联。
5、除夕夜放鞭炮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全家大团聚的日子,无论多远的人都会争取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天中午和晚上大聚餐,吃饭前还要鸣鞭炮。
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观看一年一次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上12点,又会鸣鞭炮,放烟花,记忆里,农村的夜晚,鞭炮声此起彼伏,交相呼应,很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