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12月,并未实现医保全国通用,只在部分地区可以通用。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和备案人数持续增长。自2017年1月启动,截至2019年3月底,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3万人次,医疗费用485.4亿元,基金支付285.1亿元,基金支付比例58.7%。
截至2019年3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6230家,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3580家,国家平台备案人数385万。基金支付超过1万元的76.7万人次,超过5万元的10.0万人次,超过10万元的1.7万人次。
2019年3月,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新增201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新增195家。当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5万人次,环比增长70.8%;医疗费用48.7亿元,环比增长79.0%;基金支付28.3亿元,环比增长75.8%,基金支付比例58.0%;日均直接结算6614人次。
扩展资料:
2018年9月,长三角地区首批开通8个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统筹区,2019年4月和6月又分别新增9个和11个试点统筹区。在此基础上,此次新增13个试点统筹区。在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满一周年之际,上海市医疗机构和苏浙皖三省所有设区市均已实现全覆盖。
2019年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直接结算量稳步上升。2019年9月15日,长三角门诊直接结算总量达26.4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5900余万元。其中,上海参保人员在三省结算10万人次,上海与三省参保人员异地结算比例约为1∶1.6,包括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的老人在内,越来越多的上海参保人员从中受益。
2019年5月,包括异地就医备案在内的2项医保服务事项纳入了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首批开通事项,长三角居民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只需提交网上申请,医保经办系统自动校验,不必来回奔波,符合条件的即时就可办理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家医保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突破200万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长三角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
目前医保卡不能在全国通用,因此医保卡的使用依旧只限于参保地。但是若在外地就医,在外地就医前,可以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医疗备案手续,那么之后在备案医院就医所发生的医保费用都可以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结算,不用来回两地跑。
医保卡不是全国通用的。
医保卡使用范围:参保职工在定点医院、药店就医购药时,可凭密码在POS机上刷卡使用,但无法提取现金或进行转帐使用。
医保卡一般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参保单位缴费后,地方医疗保险事业部门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
扩展资料:
医保具有“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缴费以低水平的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能承受的费用为准,广泛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和职工,不同性质单位的职工都能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
参保人员完成缴费年限后可以终身享受。其次基本医疗保险具有“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特点;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为原则。
按统一标准享受待遇。同样的准入条件,收费标准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别。员工门诊费用可从个人账户中扣除,扣完以后由员工自行付费。
员工住院费用按比例报销:1万元费用三级医院报销86%;1万至2万元费用三级医院报销88%;2万至4万元费用三级医院报销92%。如果员工连续几年不生病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累计滚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医疗保险卡
目前来看,我国70%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医保卡全国通用的功能,还有30%的地区仍旧是不支持的。
在医保卡通用的地区,病人可以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跨地区的支付、医保保险的报销等等。上述的70%的地区基本已经实现了异地结算全国漫游的功能。不过要注意异地使用医保卡,仍旧是需要满足3个条件的。
第一条: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二代以上的社保卡
第二条:就医的医院必须介入了跨省异地就医平台
第三条:参保人已经在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了异地就医的备案
病人就可以通过社保卡跨地支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其实医保卡能否全国通过,在去医院以前可以先查询该医院是否支持医保卡联保,只要支持这个功能就是支持医保卡异地使用的。
感谢采纳!
1,医保不全国通用。
2,医保需要在本人参保地医保范围内医院就诊,在交费时出示社保卡,当次费用实时报销。
3,急诊的,或者因病情需要当地医保医院开具转诊证明到外地医院就诊的,费用需要先个人支付。就诊结束后回参保社保部门办理手工报销。
4,手工报销时需要向社保部门提供:
(1)本人社保卡;
(2)当次所有费用收据;
(3)用药、检查清单;
(4)诊断书;
(5)住院的需要同时提供出院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