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文化意义

2025-01-05 17:32: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个人荣获年度诺贝尔奖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或在东方的日本已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发生在本土内地中国科学家身上现时还是件了不起的事。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医学诺奖江具有不同凡响的中国意义。

  这是本土内地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实现了多少代中国科学家的“诺奖梦”。诺奖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它毕竟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自然科学某些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诺奖向来还是被世人所看重。

  旧中国积贫积弱
,其社会、经济和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极为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培养出诺奖水平级自然科学家的,杨振宁、李政道等人,都是因为后来他们接受的是欧美研究生教育,在欧美发达的科技环境里成长,才成就了他们的诺奖地位。

  新中国建国六十六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曾出现过冲击诺奖,并有希望拿诺奖的机会。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只就该成果的意义来说,当时我国的相关科研人员能获得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对同一成果获奖人数有要求,可以由最主要的人员荣获该届诺贝尔奖,但当时的领导和“集体攻关”的“战友们”认为这一成果是集体共同努力取得的,不能由那个人独享。在那个突出“集体主义”、个人争做“无名英雄”的年代,是不可能把这个世界级水平的科研成果算作其中少数人的。我国科学家最终与该届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诺奖的获得是需要时间的,诺奖级科研成果的形成离不开科技成果的长期积累与创新。自诺奖诞生以来,为何在西方世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涌现了那么多诺奖获得者?主要是资本主义在西方较早兴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西方的教育体制和科技发展管理体制较有利自然科学创新人才的培育与涌现。诺奖级自然科学成果离不开前人研究的阶梯,离不开历史发展不同时期优秀人才、杰出人才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基因”的传承,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长期积淀。

  新中国建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基础和设施条件极为薄弱,后又经历“十年动乱”,自然科学研究在这期间基本停止。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基本上走的是模仿别人的路子,原创性的突破性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相当少。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认识到原创成果的重要及其对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极大影响,才自觉地把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由此可见,我国培养诺奖级世界一流人才所依赖的基础是相当薄弱,自然科学研究与创新积累所需的时间还比较短。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性,集中精力抓自然科学发展也只有三十年多年的时间,在这样较短的时间内就企望出现诺奖级世界一流人才,那是不大可能的事。
近几年,有不少人埋怨若大一个中国为什么难有人获诺奖,分析了许多原因,被指责得最多的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出了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时间与积累问题。莫言、屠呦呦获诺奖可以说已开启了中国人获诺奖的时代。今后十到十五年,中国科学家将有一到二人获诺奖。像当今日本那样常有获诺奖的可能还需要三十年左右,像当今美国人那样几乎每年都有科学家获诺奖可能还需要五十年到六十年的时间。

  屠呦呦其实是一位中医医药研究科学家。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也是我中华民族医学研究的优势。首先是中医医药学研究科学家获诺奖同样说明获诺奖需要时间与积累。相比之下物理、化学、现代医学与生物、现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我们本来创新研究的底子就比较薄,创新成果积累也较少,在这些领域出现诺奖获得者还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

  用西方人的话来讲,屠呦呦是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诺奖级人才。前文提到的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研究和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体制特点,即所谓“协同作战”、“集体攻关”,少数优秀科技工作者发挥了不小作用,但总的来看是多方面合作和集体攻关的结果。获奖后,屠呦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一点:这是集体的力量,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