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

2025-04-08 06:03: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在该实验中改变太阳灯与试管的距离也就意味着改变光合作用强度;试管中的氧气是氧气的释放量,氧气的释放量=氧气的产生量(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所以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
(2)分析BC段,BC段是在同一个二氧化碳的浓度下,不同温度下的曲线,而且在不同温度下,曲线是重合的,说明改变温度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但是改变太阳灯的距离,光合作用强度改变,说明影响BC段的因素是光合作用强度.C点代表氧气的释放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所以C点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3)在B点曲线1和曲线2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而曲线1是在20℃的条件下,曲线2是在10℃的条件下,所以曲线1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也就是曲线1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
(4)如果将图l中碳酸氢钠溶液换成清水,溶液中不能提供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导致最后测得光合作用强度的改变是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和光照强度改变共同影响的,两个变量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      净
(2)光照强度     线粒体和叶绿体
(3)大于
(4)CO2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不能保证单一变量原则,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