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可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假性近视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导致睫状肌过度的调节和痉挛,从而使晶状体变凸,导致整个眼的屈光力改变,所引起的近视称为假性近视;而真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使眼轴过度伸长,从而导致整个眼的屈光力改变,所引起的近视称为真性近视。假性近视从病因上,可以通过休息以及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假性近视的度数降低,甚至恢复正常。而真性近视是由于其眼轴的伸长而导致,所以没有任何的休息或者采取措施使真性近视的度数减低。
近视眼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一、遗传因素,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中低度近视眼不确定,高度近视眼遗传的几率大大增加。高度近视是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子女的发病率大约90%;如果高度近视与基因携带者结合,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在50%;如果高度近视与中低度进行集合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在10%左右。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繁重的作业负担、长时间近距离地用眼、电子产品无节制的使用、户外运动时间的减少,再加上不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不良的用眼习惯,还有重要因素是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够,以上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近视眼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国病,科学防控近视,降低近视眼的发病率,是目前乃至未来我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
近视眼怎样形成的,7 大原因,让眼睛越看越近视:
1、看近处的时候太多
2、户外活动时间太少
3、以室内游戏为主
4、灯光强弱不当
5、图书纸张、印刷太“讲究”
6、配眼镜太随意
7、近视眼镜度数太高
平时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眼不能过度疲劳劳逸结合,适当的看绿色东西,多到一些广阔的地方眺望远方等等还有吃的方面甜还是少来。
平常还可以泡一杯郑9味瞳仁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除,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1.内因
(1)遗传素质 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 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外因
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