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生产复杂,价格昂贵,使其和鱼子酱、松露并列为世界三大美食。没有人能抵抗鹅肝在35°C时入口即化的美味,不论是黑松露酱配上鹅肝,还是在享用Brunch的时候夹在吐司中的鹅肝酱,似乎没有人的味蕾能逃得过鹅肝的美味诱惑。有人说过:鹅肝丰腴的口感就像令人陶醉的法式湿吻,当然也有人形容它是来自罪恶的诱惑!
鹅肝的起源
“没有法国鹅肝,就等于没吃过法国菜,不懂法国鹅肝,就不是一个正宗的吃货。”通过这句话足可见法国鹅肝的地位。法国人甚至通过了一项“鹅肝酱法案”,用立法形式,确认鹅肝酱为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预备像保护艺术品一样保护鹅肝酱制作手艺。
但鹅肝其实并不是法国的专利。古埃及人早就发现,野鹅在迁徙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把能量储存在肝脏里,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而在这段时间捕获的野鹅味道也最为鲜美。这个发现从埃及传到了罗马,2000多年前的罗马人,他们真正发现了吃鹅肝的美味及乐趣。
起初,他们配着无花果食用,并呈献给恺撒大帝,恺撒视其为佳肴。之后流传到阿尔萨斯(Alsace)及法国西南部乡村,渐渐开始有人用鹅肝制作肉冻及肉酱,并搭配法国面包食用,既简单方便又平易近人。
直到法国路易十六时期,鹅肝被进贡至宫廷献给路易十五,在品尝之后,深受国王喜爱,从此声名大噪,并被当时许多知名作家、音乐家及艺术家所称赞,自此奠定其高贵珍馐的不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