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食疗的归经与药效有哪些?

2025-04-04 11:32: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药归经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纳而成的。归经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含义。可以理解为是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作用范围和选择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概念。祖国医学认为,每一病症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任何病症均可辨证分析认定其发病的脏腑部位,故将排除某脏腑、经络病毒的药物归入某经。
①根据“五味”所主确定食物归经和药效。归经是指药物功效的特殊指向,对脏腑组织所产生的特殊效能。《素问·宣明五气论》曰:“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说明五味不同则药效各有所偏。例如,辣椒、葱、姜多治肺系病毒;罗汉果、大麦、大枣多治脾系病毒;醋、酸梅、桃多治肝系疾病;茶、苦笋多治心系疾病;海参、淡菜多治肾系病毒。
②根据五色为主确定食物的归经和药效。《素问·五脏生成篇》曰:“白当肺,赤当心,青当肝,黄当脾,黑当肾。”这表明食物五色不同,疗效走向也不同。如薏苡仁宣肺气,大枣补心血,青菜泻肝火,生姜散胃寒,黑芝麻润肾燥。
③根据脏器还补理论确定食物的归经和药效。中医理论认为,不同部位的动物药,可治疗与人体相应部位的病变,这就是“脏器还补”理论的基本内容。如动物的肺补肺,动物的脾补脾,动物的心补心,动物的肝补肝,动物的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