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如何判断“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另外以做连词,如何判断句子前后是什么关系,例如什么承接了等等

2024-12-03 11:49: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连词是一种虚词, 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主要可分为两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平行的词、词组和分句、句子。从属连词引导的从句可作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 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详细区别如下
一、看能否调换位置。连词“和”的前后两项次序具有双向性,可以对换而其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的前后两项次序具有单向性,不能调换,如果调换与原来的意思就完全不同。如
(1)我和他联系过了。
(2)我和他一起去联系。
第一句“我”和“他”不能对换,如果对换就变成了“他和我联系过了”,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可见这句中的“和”是介词。
第二句“我”和“他”可以对换,说成“他和我一起去联系过了”而意思不变,可见这句中的“和”是连词。
二、看能否插入状语,连词“和”前不可以插入状语,介词“前”可以插入状语。如
(1) 我和他讲了许多话,他就是不听。
(2) 会上,我和他都讲了许多话。
第一句“和”前可以插入修饰成分,成为“我已经和他讲了许多话,他就是不听”,语法正确,完全正确,是介词。
第二句中“和”前以不能插入介词成与,如果说我“会上我已经和他都讲了许多话”就不通了,只能说“会上,我和他都已经讲了许多话”,可见这句中的“和”是连词。
三、看能否出现在句首或某个成分的开头。连词“和”不能出现在句首,介词“和”在一定的语境中有可能出现在句首。如:
(1)……和你相比不差得远。
(2)小王和老赵都去。
第一句“和”,前略的内容是就说话人一方针对听话人一方这个特定的语境而省略的,其句子意思显而易见,读来不会使人产生歧义,所以这个句首的“和”是介词。
第二句“和”前的小王不可省略,否则“和老赵都去”的人是谁交代不明,可见这句中的“和”是连词。
四、看能否省略“和”,用顿号来代替。连词“和”可以省略,用顿号代替,介词“和”则不能。如:
(1) 老刘和小李比高低。
(2) 那里有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指战员。
第一句中“和”不能省略,用顿号代替,如说成“老刘、小李比高低”表义不明且语法也有错误,可见这句“和”是介词。
第二句中“和”可以省略,用顿号代替后仍表示几个词语间的并列关系,其意思没有变,是连词。

一般考试练习中用第一条就够了,我就是这样做的,正确率很高哦

至于怎么判断句子的前后关系,那要结合语境及内在逻辑关系,如果你熟悉“而”字的用法的话,那是很简单了,因为他们2个基本一样的用法,只是“以”不能用于表转折,此外,表因果的位置不同,“以”在前,学习要联系,变通,这两个字记住一个就相当于掌握了两个

具体例子(已掌握基本连词用法为前提)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看这个句子,以的前后是两个形容词,则立刻想到可能的用法即表弟进,并列,或修饰,再根据语境,或者将这三个意思代入理解,一发现是表并列的,可译为“而”“又”等,或者省略

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的这一动作行为是拥火的目的或结果,可知是承接或修饰,但这两个的区别我一想也是分不清的我往往是认为修饰的,承接的很难区别,呵呵,不好意思,我啊,就是多背承接的例子了,这个就是承接的

3.作《师说》以遗之
这句就很明显了,作《师说》的目的是留给别人,即表目的的连词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结构上以与而对应,这个句子是对偶句,知道而的用法即是以的用法了。这是个典型的状语+中心语的句子,即是表修饰的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
看句子结构,以的前后是分居,排除介词的用法
,晋侯秦伯围郑,主谓宾都有了句子完整,是个复合句再看逻辑关系,易知后文是解释前文的,因此“以”是表因果的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