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治读后感

人力资源
2024-11-22 23:49: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梁山政治 读后感
《梁山政治》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玉平先生写的,基于水浒故事,应用人力资源知识,从管理学入手分析梁山故事的的书。绝对是一本好书,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可以登高远眺、也可曲径通幽。
该书用平实典雅的文字、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家喻户晓的水泊梁山的小说故事演绎成一个理论朴实、内涵深刻的管理学故事,于梁山英雄的激情澎湃的小说故事中见管理、见哲学、见智慧。
书中涉及的管理学内容很广,有组织行为学的、有人力资源的、有领导技能的、有管理沟通的。这些内容,在我看来绝非牵强附会或蜻蜓点水,其紧紧切入水浒故事的的各个环节,将管理学的理论和应用表现的淋漓尽致,显示了作者赵玉平的扎实的管理学功底。
如,“天王意外”一节讲的是领导问题,用了汉代的《韩诗外传》子贱子期的故事和东周《战国策》中赵奢的观点。
“肖让借调”讲的是领导风格,用了《庄子》里龙蛇之变的典故。另外很多故事中使用《史记》《孙子兵法》《贞观政要》等文献中的经典例证。
概括的说,梁山政治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斗争和平衡。谁将团队搞好了,谁就成为领导者。书中重点讲了宋公明凭借自己高超的领导艺术,牢牢控制了梁山各兄弟和梁山的前途命运。他通过员工激励和文化整合,早就了一支卓越的团队。
古往今来,干部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困扰领导的大事。搞不好自己被火并了,或者他们被黄袍加身了。宋老先生能够游刃有余的将老梁山派、东溪派、江州派、二龙山派、桃花山派、少华山派和清风在派、祝家庄派、降将派牢牢地掌握在他手中,是很不容易的。
宋江是个投降派,但在忠君报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他还能为梁山找到更好的出路吗?难道祖祖辈辈做强盗吗?自己打天下,将百姓推进更深的灾难中吗?很显然,梁山还没有这个实力,也不符合道德标准。他的决策方向是对的,只是微观战术上出了问题,决策博弈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总的来说,通过《梁山政治》的剖析,宋江的管理方式是值得我们管理者应该好好学习的。
梁山政治是一本好书.看后颇有感想:

1.胜利的四种境界:你打不过我,你不敢打我,你不忍打我,你不知打我.

2.如果要在一个团队发挥作用,必须被团队接纳,基本条件要语言.

3.一个好官在两方面作出成就:尽本分,做贡献.

4.大凡英雄谋略三个因素:面子,良心,利益三者相辅相成,核心就是处理好形象与实惠的平衡问题与眼前利益与长运利益的问题.

5.聚拢人心的三字真言:送,钱,财,名,送的大方,送的及时.公正,明察秋毫.

6.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有五德:总保持前进的态势,推动别人也推动自己,流动中清洁自己,遇到困难激起百倍勇气.胸中澄澈映照万物.

7.排位是大事要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能力,贡献,名气,背景.用人四方面:重而不用,用而不尊,尊而不重,既用且尊.

8.管住能人的要领:能力强的要破格任用,至少要给一个未来的前途;能力强的要满负荷工作,至少口头上加担子;能力强的要带紧箍,至少要抓一根辫子在手时;要指教他做善事,授权做能事.授权过程中要又收又放,临时授权多于长期授权.

9.能人下属有三忌:功高震主,才大压主,权大欺主,

10.古往今来都是能人政治,好人政治,头领英明无私,组织一帆风顺,头领一旦在道德上或者战略上犯了错误,整个组织就要蒙受重大损失.

11.领导要使用七术:众端参照,多方面观察下属的言行,必罚明威,惩罚犯错误的人权立威信,信赏尽能,奖励方面守信用,一听责下,一一听取臣下的意见再进行评判,疑诏诡使,表面上和一些人亲近,让他们长期在身边工作,但是不给他们任务,挟知而问,考察下属忠诚度的手段,就是用已知的事情来询问下属看看不属怎么说,对照检查.倒言反听,就是本来想说一件事,但却说一件本意相反的事,以获得下属的真实态度.

12.青年人意气风发,遇事张扬外露是常有的。于是就有人劝道,青年人凡事要多收敛,隐去锋芒。其实,人生如春秋交替,春生夏长秋藏冬养,各有主题。少年得意,正是春生夏长,应当奋力求进,张扬锐气,只要不越礼即可,不必过分内敛谦和。否则,在春生夏长之时,做秋藏冬养的表现,就是春行秋令,夏行冬令,反为不祥。各位要谨记!

13.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学会“待时”。鬼谷子所说的“抵隙”之策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天下万事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不足。当不足是很微小的时候,事物就会很平稳,很少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缝隙的逐渐扩大,变化就发生了。一旦有变化,就会有新的机会到来。所以抵隙之策对人来说,就是要把握所学,关注变化,任何一个问题点、矛盾点都可能变成自己的机会。等待时机的过程不能着急。有才华的人往往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要“待时”,需要的是“智者不忧”的自信和从容;另一个是要“守位”,就是要选择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找准位置,需要的是“智者在侧”的敏锐与灵活。
“智者在侧”就是说一个智者要能隐蔽锋芒,学会做幕后工作。这个的谋略来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可见,张良的过人才智是受到广泛肯定的。但是张良很聪明,从来不买弄。他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犯口、不犯手”。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好点子,但是他从来不说这是自己的开创,而是托于黄石公的传授,告诉大家自己的点子是老神仙传的,而且专门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里边。这样,既增加了说服力,又减少了猜忌。大封功臣的时候,他主动放弃了特殊待遇,只要一个小小的留地,做了留候,后来,刘邦要废太子而立赵王,吕后来求张良,张良授意太子去请商山四皓,借助他们四位说服了刘邦,而自己依然居于幕后没有出面。这样做既帮助了太子,也降低了政治风险。这些足以说明他的高明之处,值得后来人细细揣摩。有人说张良是多此一举,这就正如老子说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4.领导的大局观:一要利民,让众人得好处,二要敬士,给做出贡献的中坚力量的应有的待遇,三要用才,做事择人,人尽其才,

五忧:忧贤才,是不是选对了人才,给了人才应有待遇,忧决断,有没有好的方式方法组织实施,遇到困难能不能顺利解决,忧众寡,分配是不是公平,大家的意见和要求是什么,能不能满足

15.见利不动,遇事不慌,半只冷眼,一颗素心,以有事之心处无事,以无事之心处有事.待人接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能从局 外人的角度冷眼旁观.

16.领导首先要善于谋划,把事情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全,设定目标,明确代价和利益点,把握关键指标,提前沟通分解任务,配置资源,同时明确赏罚对策,周知众人,在规划中尽量做到清晰,简化成一、二、三步骤。

17.做领导的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去干,而是调动别人去干。抓住事情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其他 可以授权下属去做。比如任免干部,协调各部门关系,争取外部资源,掌控大方向。

18.授权的要害:要会画圈,讲请下属在多大范围有效,要会画饼,告诉下属前景,要会画叉,对关键环节保持否决权。

19介入纠纷:真诚而不主动,劝解而不评判,同情而不支持

真诚而不主动:千万不要主动介入矛盾纠纷,尤其是上级之间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做好自己的工作,对纠纷视而不见,一旦上级因为纠纷主动找你,一定要真诚的表态:A,领导和自己说这个事情,说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感谢领导的信任。B,自己希望工作蒸蒸日上,希望领导和睦相处。C,自己一定支持领导的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决不让领导失望。

劝解而不评判,同情而不支持:在表态的基础上,谈到具体事情,先给领导吃“安慰剂”如果上司当你面攻击对手,并且要求你发表看法,你首先就该表示十分理解上级的心情,同情上级的处境,建议上级仔细考虑厉害关系,不到万不得已,不使用激烈手段,千万不要就谁对谁错发表评论。

注意内外、上下、曲直有别,

上下有别:跟大领导说话时,言语态度要站在大领导一边,给大领导出气,适当批评小领导不该和上级闹生分,说话内容上要站在小领导一边,给小领导出路。建议大领导大量,展示自己的宽容,肯定大领导一定能对会得了小领导,跟小领导说话时候,要多讲利害,劝解他不要过分激烈,

对内部领导要表示忠诚,告诉他会坚决站在自己部门一边,对外部领导表示理解,讲明自己所处的位置不便多说,自己是个小角色,人微言轻,

对占理的领导,肯定他的优势,以下属身份强调“公道自在人心”,告诉他得理不妨让三分,得利益又得民心,对不占理的领导,显示出自己对他处境的焦急,建议他主动收敛,防止事态恶化。

20.面对误解一要忍得住,不急于表白和辩解,让时间说明一切,二要主动掩盖矛盾,做到不背包袱,努力工作,面对矛盾不争吵不传播,制止事态扩大,

三要继续支持上级,做到人前尊重上级,人后褒扬上级,一如既往,坦诚相待用行动改善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四找准机会消除误会,五,加强沟通和交流.

21.读书人习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爱应酬,凡事有自己的主见,不合群,时间很容易被大家疏远

一要热情但不主动,平时可以不参加应酬,保持个人空间,但有人求你帮忙,无论大小一定要积极热情。二小事情示弱于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要有求于人,价值在于促进交往,既增进交往,又不增加人家负担。

22做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考虑的是建立一种制度,确保人才在找到之后合理使用,不但要人尽其才,而且保证付出了就可以有公平的回报,把这种回报制度以制度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然后公之于众,使得人才的使用与回报可以脱离领导者的个人好恶。卓越的组织就是这样不断设势,有了这个搪,不必费心搜求,人才就会自己彰来。而且无论领导的个人风格怎样,人才都可以放心、安心的做贡献。

23新官上任,万事开头,是各方面情况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度时期,往往由于一时的疏忽就会出现纰漏;而这个时期也是领导者在众人心中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期,一旦真的有了纰漏,就会直接影响领导者本人在众人心中的印象,对今后的工作形成障碍。所以新官上任不可不慎。主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把握好六个字:
一是把握好“显”与“藏”。显是展现,藏是隐匿。领导者初来乍到,一定要把握好显与藏的尺度。基本的口诀就是“慎私访,双亮相;藏行止,敛偏好;立言论,隐私情。”
——慎私访指的是在接到任命以后到要谨慎处理私人的拜访活动,如果十分必要,那么也要尽量使用公开的正式的拜访方式。有的人接到任命后,就离开在领导间或者亲朋好友间开始穿梭拜访,这样做是十分不妥当的。先说拜访领导和同事,如果只拜访个别人,无异于告诉其他的人,你对这个人另眼相看心存感激,其他人中一旦有心眼小的、脾气大的,他们即使不发作,也难免会心生不满,个别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会产生怨恨;如果所有上级逐个拜访,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容易显得过分圆滑,有人会说“看看,工作还没到任就开始拉关系了。”新工作刚开始就在领导和下属当中形成这种印象是十分不利的。再看拜访亲友,有的人就接到任命就马上在亲朋好友间频繁活动,既显得过分张扬,有得意买弄之嫌,也给人一种不良印象——这个人爱搞小团体活动,今后恐怕是要任人唯亲了。这中印象对于上任后正常开展工作当然也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得到任命后谨慎处理私人访问是十分必要的,应尽量使用正式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以联系感情,避免嫌疑。与亲友来往方面,在走前做一个告别宴会也就足够了,与领导和同事来往方面,关系不错的也可以搞个告别宴会,个别确实要单独面谈的,也尽量选在公署,以工作名义相见,兼及感情,这样比较妥当。
——双亮相指的是担任后在众人面前要有两次亮相的机会。一次是在管理团队之前亮相,一次是在广大员工面前亮相。这两次缺一不可。见管理团队适合采用直接见面的方式,这是一次理性的会面,内容应以探讨工作为主,分析前途,指明利害,共商大计;与员工见面在员工很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间接见面的方式(见一部分人,然后把见面的场面在其他人中广泛传播),这是一次感性的会面,内容应以关心生活为主,问寒问暖,指明前景,展示信心和希望。通过这两次恰到好处的亮相,才能在下属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为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藏行止指的是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的场所和路线要保密,控制知晓的范围。一来为了避免被打扰,确保时间和精力集中与安排好的日程上;二来防止突发事件,比如一旦大家都能很容易的找到你,难免可能有个别态度激烈的人前来反映问题,甚至有可能是聚众前来,这样的场面难以控制,仓促之间,应对稍有差池就可能发生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发生。

敛偏好指的是要尽量收敛自己的偏好不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偏好是理性的盲点、情感的弱点、毅力的空白点,把自己的偏好展示给别人,就等于是告诉别人自己的软肋所在。这样,天长日久,难免有人处于各种目的,处心积虑的迎合你的偏好,人家是百般设计、精心布置,你一旦动心,后患无穷。所以,新到一地,在万事开头、面孔生疏、根基不牢的情况下,最好是收敛自己的偏好,尽量不让别人知晓。
——立言论指的是要广泛传播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取得众人的认同,在人们心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有了形象才有忠诚度,有了忠诚度才有号召力。立言有三个点:一是对于大家公认的问题要尽早、尽快地进行表态,给出解决办法;二是要传扬正确的做事风格和价值观,有破有利,针对现实,态度鲜明;三是深入浅出地讲明白自己的施政纲领,既给大家一个美好未来,也给大家一个达到这个未来的清晰道路。
——隐私情指的是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对人对事的私人感受等等内容藏得深一些。个人生活深藏不露可以防止各方面的人对你进行算计,实际上就是稳住了一条战线,堵塞了若干漏洞,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把对人对事的私人感受隐藏起来,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远离流言蜚语;另一方面可以展示一个领导者的公心——领导者待人接物一视同仁,决不会因为个人因素而厚此薄彼,这样可以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保持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把握好“宽”与“严”。基本的策略是“先严后宽,制严语宽,近严远宽,上严下宽。”
——先严后宽指的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求要严格,措施要严厉,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当有所缓和,个别条款可以有所放宽。人性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由坏入好易,由好入坏难。比如穷人富了比较容易承受;富人穷了却很难承受。管理也是一样,一开始严厉些,以后慢慢变得宽和了,正好比由穷入富,人人会称赞领导的仁德。如果相反,一开始宽厚,以后越来越严厉,正好比由富入穷,必然会导致人人怨恨。
——制言语宽指的是制度要求上很严格,但是领导者本人在执行严格制度的过程中,表现出人性的一面。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处斩马谡,不少人为马谡求情,均遭拒绝,出师未捷先杀大将,是为了维护军威,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严酷的事件。但是在杀马谡的时候,诸葛亮却是泪留满面,情真意切,还主动承诺会象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马谡的家人。这是一种高超的领导境界,取得了壮军威和收民心的双重作用。
——近严远宽指的是对身边的人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而对隔层乃至更远的下属,则保持宽厚。身边的人是直接被指挥的,和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工作关系,往往要亲自进行直接的考核与奖励;而远处的人则是没有工作关系的,不需要亲自进行考核和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对身边的人当然要全面细致的提出要求,而且要求要具体,赏罚要分明。而对远处的人,只要提出原则上的要求就可以了,要求都是粗线条的,给他们的直接上级留出行动空间。另外,身边的人日常工作和私人接触都很多,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不容易确立的是权威;而远处的人日常和私人的接触都很少,容易确立的是权威,不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为了保持平衡,防止偏于一端,也需要采取近严远宽的策略。
——上严下宽指的是对上等才智、责任重、位置高、有发展前途的下属要求严,对其他的下属宽。这个道理何在呢?
墨子有个学生叫做耕柱,这个学生就发现自己的老师对别的同学都很宽和,偏偏对自己很严厉。大家都出问题,老师往往之批他一个人。他很不服气,有一次在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以后,就跟墨子抱怨说:老师,你偏心,对别人那么宽容,惟独对我这么严厉,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老师?
墨子就问他:如果我们一起上太行山去,随行的有马也有羊,你把东西给马驮还是给羊驮?

耕柱说:当然给马驮。
墨子又问:山路陡峭,面临着掉下山涧的危险的时候,你用鞭子打马还是打羊?
耕柱说:我打马,因为它驮着东西呢。
墨子笑了,说:你就是那匹马,所以我才严格要求你而不要求其他人。耕柱感激地对着墨子下拜。
上严下宽就是这个道理,上等才智的人最有前途,最容易被塑造成栋梁,对他们的一分教导会产生十分的收获,而且他们本身往往是已经身担要职,属于中流砥柱,容不得半点差池,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具体、明确。而对一般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发展,无足轻重的人,则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关注。这就好比要给小树剪枝而不必管旁边的小草一样。
三是把握好“急”与“缓”。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到任上,很容易急功近利,急于想作出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急与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要诀是“事未发可忍、人不尽识可忍;急于知事,缓于近人;到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争权。”
——事未发可忍指的是事情还没有尽显端倪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密切关注矛盾变化的趋势,一直等到时机成熟了方才下手解决。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就使用过这个计策。庄公的母亲不喜欢庄公而宠爱庄公的弟弟段。后来庄公登掌握了大权,段很不服气,态度很傲慢。这个时候庄公没有因为段的这点态度问题就对他下手,而是静观事情的变化,而且进封段为“京城太叔”。段日益骄纵,行为越来越出阁,搞得大臣不满、国人愤怒,这时候庄公抓住时机一举灭了段。补锅的人往往都带着锤子,锤子的作用是敲锅,把本来细小的裂隙放大,然后再补。这样既修补所有的漏洞,也可以在补好后让大家看见自己补的这些裂缝个个都很危险,从而说明补的价值和效果。
人不尽识可忍指的是在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全面情况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不要轻易的把关系搞僵,防止失去朋友和冤枉好人。有历为证,孔子在陈绝粮,危难中终于找到了一点米,他就派自己的学生颜回去煮饭。颜回是孔子学生中道德修养公认最高的。过了一会儿,孔子去看饭是否熟了,隔着门缝发现颜回揭开锅正在那用手抓饭往自己的嘴里填。孔子很失望,但是给颜回留了余地,没有贸然进门,而是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颜回来向孔子报告可以吃饭了,孔子就说:先祭了祖先再吃吧。颜回一听就跪下了,说:饭我已经用手抓食过了,恐怕不能祭祖。孔子心中不免一喜,觉得颜回至少还是诚实的。不料颜回接下来的言语却出乎老夫子意料。颜回说:房子久已无人,梁上全是灰尘,饭揭锅的时候,灰尘被热气扑下来,落到锅里,污染了表面的饭。为防止浪费粮食,我就先把最表层被灰土污染的饭吃了。于是孔子感叹:知道一个人太难了,而在了解一个人之前轻易下错误结论太容易了。圣明如孔子,还险些错怪好人,何况我辈。因此无论是耳朵听见的,还是眼睛看见的,都要三思,要再拿出些时间来考察,决不可轻易的下结论,以防犯察人之误。
——急于知事,缓于近人。“知事”就是掌握工作情况,在对待工作上,首先要做的是仔细了解情况,努力作到基本情况烂熟于心,其他情况有据可查。知事的要点有四个:1、过去的情况如何,2、我们是怎么做的,3、现在的情况如何,4、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对这四点的掌握要象说自己名字一样熟练准确,而且是越快越好。“近人”就是和人建立密切关系,在与人相处上,要谨慎从事,不要操之过急,人是善于伪装的高级动物,有些人表面上很好,但未必是真朋友。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操之过急往往会受人蒙蔽、被人利用,特别是如果交友不慎,稀里糊涂和一个公认的不良分子拉近了距离,那么正人君子、有识之士就会大失所望,领导者在个人形象在受损的同时,也会失去发展事业所需的人才。

——到位不越位,用权不争权。一个人努力把事情作好的愿望是对的,化成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适可而止,因为做什么都是有限度的,做好事也是一样。有史为证,战国时代,田单打败了燕国军队,恢复了齐国失去的72座城池,全国上下无不崇敬。有一次,田单和齐王出行,路上看见一个老汉过河冻得浑身发抖,田单忙上去把自己的衣服给老汉披上了。齐王看见了这个事情后心里很不痛快。田单做的虽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他越位了,做了本该由齐王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田单比较到位而不越位的做法是向齐王进言,提醒齐王做这件事。如果齐王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就真诚地给他陈明厉害关系帮他下决心。什么都不说,上去直接就帮人,显然有越位的嫌疑。
一个尽职而不越位的下属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和领导“争事不争名。”作为一个下属,积极完成某项任务,主动承担责任,在工作上和上级有所争执,这都是很正常的,是尽职尽责的现象,属于“争事”的范围;下属不该做的是和领导争功,自己的风头盖过领导,在传扬美名、展示道德、收拢人心的事情上抢先占位,不给领导留空间,这就是典型的“争名”行为。越是高层的领导者越是厌恶下属的“争名”,所以只有到位而不越位地作好本职工作,职业生涯才能一帆风顺越走越高。
用权不争权说的是一个有心计的领导者在上任以后,要把握好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的尺度。职位权力来自上级的任命和制度的认可,它决定了可以管多大范围、管多少人、多少事、可以调动什么资源以及进行怎样的赏罚。在职位权力之外还有一种权力叫做个人权力,它不必上级任命,而是来自周围人的认可和接受。这种拥护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直接相关。人格魅力强、专业水平高,大家自然就愿意一心一意跟你走。
新官上任,在用权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单纯使用职位权力,要学会运用个人权力;其次要注意不要总是开口更上级要权力,或者和周围的人争什么任命。要学会兢兢业业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力。个人权力的树立方法就是积极帮助别人、属于做大家的专业教练和精神导师,而且在重大事件中能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领导者的个人权力一定会蒸蒸日上。
用权不争权的实质就是用好现有的权力资源,不伸手要职务要权力,而是在行使享有职权的过程中,扩大影响力,增加自己的个人权力,这样虽然不去争,最终却可以得到。这绝对是一种高级的权力智慧。

24领导的关键技巧就是对下属进行忠诚度管理。靠利益造就的忠诚是脆弱的忠诚,靠感情造就的忠诚是不稳定的忠诚,只有靠道义造就的忠诚才是可靠的忠诚。
25卢员外不能进,是因为他身居二头领之位,身份名望实际上已在五虎将名头之上,选卢员外是典型的屈尊。这好比天下打下来了,大将个个要封赏,惟独一个人不必封赏,那就是皇帝自己,因为全天下都是他的,所有功劳也都是他的,他不需要别人的肯定,而是要肯定别人。所以,智慧的领导从来不和部下争荣誉。和下属争荣誉是自轻。这是卢员外不能封的道理。

26一个有特殊本事的人,要想获得自己应该有的位置,一定要善于推广自己的特长,让人人都会、人人都感兴趣、人人又达不到。这样的人才能凭借自己的独特才华走上事业的颠峰。
花荣优秀,优秀得太孤独了,没有追随者,所以大家不会选他。
试想一群家鸭选冠军,一定要看游泳的本事,谁会在乎哪个鸭子会飞,即使它真的会飞也一样被淘汰

27在领导没形成方案或意见之前就提主张,这叫做干扰决策;在领导形成意见之后提主张,这才叫出谋划策。

28.一个有才华人的新加入一个团队一要顺字当先,坚决服从领导的安排,领导的认可才是立身的根基,只要认认真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别人就很难反对你,因为反对你变成反对领导,二要忍字当头,不把矛盾激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三和字引路,加快融入团队的进程,迅速变成"自己人"谨慎多办事,少张扬.

29受了委屈要喊疼,喊了疼让大家都知道你受委屈了,然后再自己默默地忍下来,这样不但获得了大家同情和支持,也向领导展示了忠诚,受了委屈就扛着,而且表现如常,首先会让别人觉得你不在乎领导,不在乎组织给你的认可,有轻视上级的嫌疑,其次让人觉得你真的不够资格,自己心虚,最后让人觉得你不够真诚,明明受了委屈,还在那里笑呵呵地什么也不说,够有心计,要知道历来城府过深的人会给领导压力感和威胁感,

30和领导谈话,就是表示忠诚,不求改变,但求改善.,不谈个人的问题而是对他长期以来的关怀感谢,多叙旧情,

回答(2):

《梁山政治》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玉平先生写的,基于水浒故事,应用人力资源知识,从管理学入手分析梁山故事的的书。绝对是一本好书,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可以登高远眺、也可曲径通幽。
该书用平实典雅的文字、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家喻户晓的水泊梁山的小说故事演绎成一个理论朴实、内涵深刻的管理学故事,于梁山英雄的激情澎湃的小说故事中见管理、见哲学、见智慧。
书中涉及的管理学内容很广,有组织行为学的、有人力资源的、有领导技能的、有管理沟通的。这些内容,在我看来绝非牵强附会或蜻蜓点水,其紧紧切入水浒故事的的各个环节,将管理学的理论和应用表现的淋漓尽致,显示了作者赵玉平的扎实的管理学功底。
如,“天王意外”一节讲的是领导问题,用了汉代的《韩诗外传》子贱子期的故事和东周《战国策》中赵奢的观点。
“肖让借调”讲的是领导风格,用了《庄子》里龙蛇之变的典故。另外很多故事中使用《史记》《孙子兵法》《贞观政要》等文献中的经典例证。
概括的说,梁山政治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斗争和平衡。谁将团队搞好了,谁就成为领导者。书中重点讲了宋公明凭借自己高超的领导艺术,牢牢控制了梁山各兄弟和梁山的前途命运。他通过员工激励和文化整合,早就了一支卓越的团队。
古往今来,干部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困扰领导的大事。搞不好自己被火并了,或者他们被黄袍加身了。宋老先生能够游刃有余的将老梁山派、东溪派、江州派、二龙山派、桃花山派、少华山派和清风在派、祝家庄派、降将派牢牢地掌握在他手中,是很不容易的。
宋江是个投降派,但在忠君报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他还能为梁山找到更好的出路吗?难道祖祖辈辈做强盗吗?自己打天下,将百姓推进更深的灾难中吗?很显然,梁山还没有这个实力,也不符合道德标准。他的决策方向是对的,只是微观战术上出了问题,决策博弈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总的来说,通过《梁山政治》的剖析,宋江的管理方式是值得我们管理者应该好好学习的。

回答(3):

二楼的liuqiaaab废话一大堆,不懂装懂,还抄袭一楼的。

还是一楼91515xhq的比较正确。

同意一楼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