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原理吗?他是由谁提出的?

2025-04-13 20:35:4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

原子弹:放射性物质在一定的密度或一定的质量的条件下,脱离原子核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核,并引起被撞原子核发生分裂并使其的中子逃逸,并释放大量能量;逃逸的中子有撞击另外的原子核,又有更多的中子逃逸,周而复此,这就是链式反应;这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完成,大量的能量也在这时间释放就形成了原子弹爆炸。

氢弹:氢的同位素在原子弹爆炸的高温下发生电离从而结合发生核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大量能量。

由奥本海默等人以爱因斯坦的名义提出

2、

1945年8月6日美国人给日本广岛投了一枚,两天后9号有给长崎扔了一枚,这是原子弹唯一两次用于战争

回答(2):

放射性物质在一定的密度或一定的质量的条件下,脱离原子核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核,并引起被撞原子核发生分裂并使其的中子逃逸,并释放大量能量;逃逸的中子有撞击另外的原子核,又有更多的中子逃逸,周而复此,这就是链式反应;这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完成,大量的能量也在这时间释放就形成了原子弹爆炸。
要保证中子击中原子核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质量足够大;2.密度足够大。
这两个条件保证中子在跑出物质前击中其他原子核--即超临界质量。以第一个条件为设计重点得出:用爆炸把两块近临界铀或钚在管道内挤压成超临界质量铀[钚]块而发生自持式链式反应--核爆--枪式结构。以第二个条件为设计重点得出:把不足超临界的铀[钚]分为几块,在容器内用爆炸把它们挤向容器中心而得到超高密度的铀[钚]块而发生自持式链式反应,此法所用的裂变材料较少,可制造低当量的核弹,但所需的技术难度较高。
链式反应的核爆理论应当是由费米提出来的,并以此获诺奖。制造原子弹也是其向爱因斯坦介绍情况后,动员爱因斯坦向罗斯福建议。且也是原子弹的主要设计者。费米的经历也算传奇,生于贵族家庭的他,十几岁就成为各个社会名流的社交场合抠滥圣手,一次在一个社交场合,看见以美貌著称意大利的公爵夫人,其就上去套近乎,被公爵夫人连问了几个问题[由于当时在上流社会,科学常识和名词比较时髦,问的都是此类问题],费米非常尴尬的一个都回答不出来,当场被公爵夫人训斥“年纪轻轻,不学无术,就知道一体昂到晚泡妞,你不叫费米,应当叫废才[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了]”,说完拂袖而去。这是对费米刺激极大,从此发愤图强,终获诺奖。

回答(3):

一.1.原子弹:依靠重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裂变过程中有质量的亏损,裂变的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产生剧烈的爆炸。常用的裂变原料为铀235和钚239.
2.氢弹:依靠轻原子核在特殊条件下(高温高压),两原子核聚合在一起,生成新的原子核,聚合过程中有质量的亏损,聚合的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产生剧烈的爆炸。常用的聚变原料为氘(氘化锂)和氚;
3.核武器的理论主要有爱因斯坦在其相对论中提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质能公式E=mC2,也就是:能量等于亏损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美国人第一次把核武器运用到战争中
一是1945年8月6日上午11时零2分,投于日本广岛爆高约580米的小男孩原子弹;
二是1945年8月9日上午9时15分,投于日本长崎爆高约503米的胖子原子弹。

回答(4):

奥本海默,爱因斯坦等!1945年8月6日美国人给日本广岛投了一枚,两天后9号有给长崎扔了一枚,这是原子弹唯一两次用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