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生在高中阶段和统招生有什么不同吗?

择校生在高中阶段和统招生有什么不同吗?如题
2024-11-02 06:38:1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择校生和统招生最直接的区别是:统招生是在公助线上直接录取不用交钱的。择校生就是择校交钱的。

统招生:

1、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当年实际招生名额。这里包括了指标生名额,还有学校自主招生的名额。超过高中统招录取分数线被录取的考生。(竞争对象为全市学生)

2、通过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等正规化考试并被录取,毕业后由教育部颁发认证文凭的考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择校生:

1、考生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底分指标,或者在该学校的招生范围之外的学生,他根据自己的希望,非要在某只学校就读的,这就是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在指定学区就读的即为择校生。

2、是对学校招生计划的补充,学校的录取方式是以志愿为顺序,以分数为依据,择优录取,招满为止。此外,有些考生和家长希望进入理想的学校,即使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也强烈要求进学校学习,对这种情况,学校也会考虑他们的需求,这部分学生也叫择校生。

例如:某某初中先排名20名到638分,那么这20名考生就是以指标生的身份录取的,可能有的初中620分,有的640。然后再统招,这样在将全市全部未录取的考生分数排名,最后录取到632分,也就是对外公布的分数,而各个初中的指标生分数是不公开的。或者说有的学校指标生分数比632少,那么就只有指标生了。

例如:A同学小学没有上对应学区的小学,B同学小学在对应学区内上学,但是初中没有在直升的初中上学,那么,A同学和B同学都是择校生身份,择校生身份在中考之前都无法改变。

扩展资料

2003年,国家提出: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即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

“三限”政策的要求是:“择校生”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要将“择校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示招生比例、招生人数和收费标准,统一按分数择优录取,统一办理入学手续。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金额外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在确保原有招生计划不减少并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允许有条件的公办高中按照“三限”规定招收部分择校生。择校生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高中实际招生总人数(以学校为计量单位)的30%。择校生的最高收费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核定后,报省政府审批。

择校生录取分数线按从严掌握的原则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各方面监督。严禁招生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收费金额外收取其他费用。

2006年初,国家提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数的30%,比例低于此标准的不准再提高,并力争逐年有所降低;要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公办高中择校生比例过大的问题。

择校生可分两类: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近年来的原则为相对就近,按照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就学。不在指定学区就学,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即为择校生。按照现在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中考时一律不享受指标生和推荐生待遇;

二是高中阶段择校生。就是那些在中考的时候没有到达普高学校统招分数线但是达到择校分数线,占用择校计划被录取的需要交1.5万或1.8万择校费的考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择校生

回答(2):

现行的招考制度里中考后高中录取时分统招生、分配生和择校生,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缴费标准有什么不一样? 各交多少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现收集些资料举例说明如下:

按照国家规定,高中必须招收一定的分配生。2007年,教育部提出,将逐步推广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随着这一政策的推广,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制度随即在各地中招政策中展开。这一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均衡教育资源,为薄弱初中毕业生提供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从而逐步使择校热减退。

需要招生的高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当年实际招生名额。这里包括了统招生、分配生名额,还有学校择校生的名额,各占一定比例。
统招生:统招就是中考成绩全市统一划线录取的学生,是公助生,录取分数较高,占正线录取比例大约20%-40%。
分配生:也称指标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内的初中学校招生,分配生名额将统一公示。主要根据各初中学校毕业学生的人数等因素来分配各校分配生名额,这也是公助生的一部分。如果指标没完成也可转入统招生。录取比例占大多数,大约60%-80%。
择校生:考生没有达到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并且要求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即自费生,成功录取比例大约再加20%左右。
分配生的录取政策为薄弱初中毕业生提供了良机。但尽管如此,依旧有一些初中的分配生指标没有完成,一些城市分配生计划并没有达到100%的录取率。还有一些学校的分配生指标完成情况为0。部分学校分配生计划没有完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个别考生认为自己的成绩达不到某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在第一志愿中没有填报这所学校,使得这所学校的分配生指标浪费。另一种情况是个别薄弱初中第一志愿填报某所高中的考生中,成绩均未达到该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也浪费了分配生的计划,如果指标没完成也可转入统招生。
分配生是每年各高中公助生名额中分配给各初中学校的,如果分数没有达到统招生的分数线,那么依据中招成绩顺延。申请分配生的考生需符合以下条件:具有本校毕业年级学籍且在本校就读3年,外区搬家正常转入者除外,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定最终结业等级优秀,初中阶段被评为校级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中招报名第一志愿为分配生录取学校。据了解,对于满分650的中考成绩来说,参加第一批重点高中的分配生的分数,一般也在600分以上。在本校分配生名额内,符合分配生条件的考生分数达不到相关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可照顾几十分,各地规定不同,有的下浮20分,有的下浮50分,有的下浮封80分。如照顾分后还未达到该校录取分数线,则该分配生名额作废,录取学校再从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就是二次统招。
例如某重点中学招生大约1100人,先录统招生并划线,全市从高分往往低分录至名额满,对外公布分数线。再录分配生,各个学校的所有报名考生再按分数高低先排名次录至指标人数,某初中先排名20名到638分,那么这20名考生就是以指标生的身份录取的,可能有的初中620分,有的640。分配生指标制度推行后,薄弱初中和优质初中毕业生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将是均等的,极有可能出现热点中学的考生达不到志愿学校的录取线,也排不到分配生的名额里;但在薄弱初中,同类的学生却有可能被排到分配生的名额里。因此,薄弱初中的学生升入好高中的机会相对更多一些。比如热点初中学校的考生610分进不了重点高中,而薄弱的初中580分也能进该所重点高中,就是因为享有分配生名额。
随着政策的调整,分配生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所以各位家长在报考学校时一定问清楚报考该学校是否享受分配生政策!!

缴费上的区别:
第一批、第二批省级示范性高中都招收一定比例的统招生、分配生和择校生。
公助生(含统招生和分配生)意味着到高中学校读书不用交费,或者只需交国家规定的几百元学费即可,并且公助生的成绩是比择校生好。
择校生是因为成绩不够,要向学校交赞助费才能录取。各地的规定标准不同,有几千、几万的不等,一般提前一次性交清。
择校生有别于借读生,也算正式生,以后毕业考试、会考一类的考试手续都是现在的学校办理。而借读的同学还得回原来的学校去办理有关手续,而且择校生交的钱要比借读生少很多,择校生录取的分数比借读生高。

案例说明:
1,王先生,郑州市2008年中考学生家长
2008年他儿子参加中考,考了560分,当时郑州一中、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次统招录取分数线均为612分,这两所学校录取到的“分配生”的最低分数分别为498分和495分。郑州外国语学校录取分数线为617分,录取到的“分配生”的最低分数线为502分。在以上三所学校中,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最高达146分最后我儿子作为分配生,被郑州一
中录取,我觉得很满意,如果不是国家的分配生政策,我们就得交高价费用上重点高中了,这个分配生政策对于分数相对低、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2,孙先生,石家庄市2010年中考学生家长
他孩子在2010年中考时,考了610分,这个成绩在高分学生较多的40中来说,算是不太高的,本想报石家庄2中,但是二中分到40中的指标太少,我们不能去冒险,再加上2中太远,我们就报了离家近的1中,原想作为分配生被录取时不用交费,结果差3分我们与分配生无缘,最后还是交了2万元,成为1中的择校生。我觉得这对我们孩子太残酷了,一些薄弱点学校的初中生低30分也被录取了。我觉得这个政策对高分考生不太公平,如果差一点的初中考高中时分配生名额很多,谁还轻易去好学校呢,这也可能是国家为了让大家不要轻易选择择校的政策决定的。

统招生、分配生和择校生人数的算法举例:
例如:郑州一中2012年招收普通高中学生计划人数为800人。
1、统招生人数的计算:800*(1-20%)*40%=256人,那么郑州一中统招分数线也随之确定,即报考郑州一中所有人中的第256名的分数就是郑州一中统招分数线。
2、分配生人数的计算:800*(1-20%)*60%=384人,例如某一学校的分配生人数为6名,那么该校的分配生分数线即为郑州一中统招分数线以下的该校的第6名同学的分数。
3、择校生人数的计算:800*20%=160人。

回答(3):

学费不同,其他似乎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