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瓷、铜、玉、玻璃、石质等遗物。
201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开始建设之初,按照惯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园区进行例行勘探,没想到却发现了古代墓葬遗迹。历时5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发现了大量古代遗存:超过6000座墓葬,时间轴从战国到秦代,到两汉六朝,再到唐宋时期,最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墓葬的类型包括了崖墓、砖室墓等多种。
随着发掘的进一步推进,规模庞大的墓葬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在发掘的战国墓葬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在铜戈装柄部位刻有郫县“郫”字的郫戈,这个文物的价值不亚于之前在蒲江船棺出土的“成都矛”。各个时期的墓葬也陆续出土了包括陶器,铜器、银器和石质等各类文物。
扩展资料
超6000座各朝古墓出现的原因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表示,成都的华阳现在还保留有唐代时期广都城的城址,但文献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广都城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无法考证具体位置。根据目前挖掘掌握的情况可以推断,汉晋时期的广都城的核心区域就在附近。
再具体一些,从大量汉晋墓葬靠北的位置来看,汉晋广都城有极大可能就在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北,而这里就是当时县城的公共墓地。
同时,通过对其他朝代墓葬、文物的初步研究,专家推测,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明清,墓地附近一直存在着一个繁盛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而墓葬发现地,很可能是各朝代延续使用的公墓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