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特库里金异常区

2025-04-13 06:33: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塔尔特库里金异常区,位于萨瓦亚尔顿矿区以西约10㎞,距吉根镇约30㎞。

塔尔特库里金异常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上石炭统浊积岩系。实际上由萨瓦亚尔顿矿区向西跨越肖尔布拉克至塔尔特库里,不仅含矿层位、岩性组合、控矿构造格局与变形规律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和可对比性,而且显示出了统一的构造-岩相带的不同的组成部分,如图8.2所示。自萨瓦亚尔顿向西至塔尔特库里,是由一连串的褶曲构成的复式背斜构造。塔尔特库里位于复背斜的北西翼。

从塔尔特库里地质草图(图8.3)可见,塔尔特库里金异常区构造架构总体上由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构造组成,褶皱轴向北东。区内分布的地层与萨瓦亚尔顿矿区容矿岩系的中段(

)和上段(

)岩性可以无误地对比。中段地层主要展布于背斜的轴部,上段分布于两翼,而在南东部分自身又构成一个向斜。

中段地层岩石组合为薄层砂岩和炭质千枚岩(板岩)互层,出露于塔尔特库里河谷及其两侧,构成异常区内一个次级背斜核部。上段以砂岩为主,夹有板岩,薄层石灰岩和硅岩层,展布于背斜的两翼,由于厚砂岩和硅岩的存在,因而上段地层多呈高山峻岭。塔尔特库里河谷与两侧峰岭相对高差约1500~2000m。

图8.2 萨瓦亚尔顿-塔尔特库里地层-构造变形示意图

图8.3 塔尔特库里金异常区地质草图(1:10000)

—中上石炭统中段碎屑岩系;

—中上石炭统上段碎屑岩系;P—二叠系碳酸盐岩;断线为构造破碎带;点线为地层界线]]

图8.4 塔尔特库里KLF12线甚低频剖面图

图8.5 塔尔特库里VLF13线甚低频剖面图

由图8.3中不难看出,塔尔特库里地区地层展布呈北东-南西向,与萨瓦亚尔顿地区含矿岩系地层的展布方向大体一致。除存在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褶曲构造外,顺层或大体顺层的构造破碎带发育。通过三条系统的甚低频剖面测量结果,发现了4条规模宏大的构造破碎带。构造破碎带宽十余米至数十米不等,最大一条破碎带长度超过3000m。在主要构造破碎带之间,尚存在若干规模较小破碎带。甚低频测量结果见图8.4、图8.5中。

通过一条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物探甚低频异常剖面,我们按岩石变化和破碎带所在位置岩石进行了较系统取样(拣块),并对其进行了成矿元素分析,结果列于表8.2中。

表8.2 塔尔特库里地区岩石中成矿元素含量(wB/10-6

分析者:原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测试所,1998;

分析方法:原子吸收法

由表8.2的分析数据可知区内主要岩石——板岩(千枚岩)和粉砂岩中的含金性。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含金量相对较高的样品(98T-5,98T-13,98T-14,98T-17,98T-25等),均采自构造破碎带中,其含金量比其相邻岩石中的金含量要高出数倍至十余倍。这一特征可能暗示,本区构造破碎带是一种控矿的破碎带,破碎带两侧地层中的Au可能发生过向破碎带内迁移的过程。

就岩石中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来看,Au与As的相关性较好,而Au与Ag、So、Bi、Hg等的关系不明显,甚至出现负相关关系。

就岩性而言,一般板岩的含金性较砂岩中的含金性为佳,如表8.2中可见,一些粉砂岩样品中的金含量仅达克拉克值,个别甚至低于克拉克值。

如前所述,塔尔特库里与萨瓦亚尔顿两地的地质-构造特征极其类似,是包容于一个统一的构造-岩相带之内的两个组成部分。不过两地区控矿破碎带的产出位置和矿化就位高度不同,萨瓦亚尔顿地区矿化破碎带出露较高,经剥蚀后多暴露于地表;而塔尔特库里地区矿化破碎带埋藏较深,矿化现象在地表处少有出露,多为隐伏破碎带。甚低频测量结果证明了本区构造破碎带的发育和规模。构造破碎带地表部位金和砷等元素的相对聚集,虽然尚无达到很高的程度,但是推测真正的控矿部位当在深部某一地段。倘若这一分析可以成立,则预示着塔尔特库里乃是一处极具远景的找矿地区,可作为首选的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