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七十二贤有什么历史事迹。有何才华?

2024-11-29 04:27: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孔子弟子语录及事迹

  孔子生前,门人间已有不团结的现象,如公伯寮就曾在季氏面前告发子路,而且性质很严重,以至子服景伯要杀他为子路报仇。孔子死后,子夏等人以为“有子似夫子”,想强迫曾子共同推戴有若为掌门人,曾子就反对。后来这些有成就的学生就各自收徒,自立门派。《韩非子。显学》说“儒分为八”。不过先秦诸子,往往假托圣人之名以立论,如庄子就编出很多寓言来攻击孔子,荀子就杜撰出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其实不可信。
  较为可靠者:曾子传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传孟子,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另,《论语》中有孔子门人收学生并互相攻诘的记载,如:子游曾说子夏的门人没学到真知识,子夏听了就很不满;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子张就说子夏所传授的知识“异乎吾所闻”。
  不管后孔子时代,这些门人们是各立门派,收徒讲学,互相讨论,甚至相互攻讦,总之是仍旧保持着学术的繁荣,为后来中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了很好的铺垫,或者说,就是他们的意见分歧,直接促成了“百家争鸣”。孟子直接得孔子之衣钵,墨子曾学于儒,公孙龙本身就是孔子弟子。道家(庄子之道,起码他是以儒为参照)、法家、纵横家(子贡可以说是纵横家的鼻租)很大程度上都受儒学的影响。
  《论语》里面也记录了孔子弟子们的一些语录和事迹。这里集中起来,作为孔子思想的延续、补充和发挥,也有很重要的价值。孔子门人留有言论者7人:有若4章,曾参12章,子夏12章,子游3章,闵子骞1章,子贡3章,子张3章,共38章。

  1、有若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弟,通悌。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按〕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又:《论语》单记有若语共4章,前三章皆称子,后一章不称,盖因答哀公之问也。所以程子据此得出《论语》乃有若与曾参之门人所编定,信然。

  2、曾子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按〕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按〕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昔者伊尹、周公、汉之霍光、蜀之诸葛亮,可以算这样的人。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19•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19•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注释】
  (1)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速。

  19•19 孟氏使阳肤(1)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2)而勿喜。”
  ――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注释】
  (1)阳肤:曾子的学生。
  (2)矜:怜悯。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按〕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按〕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子夏

  1•7 子夏(1)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按〕
  我觉得,“贤贤易色”解作“因尊重贤者而改变容色”更好。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19•4 子夏曰;“虽小道(1),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2),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 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注释】
  (1)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
  (2)泥:阻滞,不通,妨碍。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注释】
  (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注释】
  (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19•8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19•11 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注释】
  (1)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2)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按〕
  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1)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2)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1)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
  (2)倦:诲人不倦。
  (3)诬:欺骗。

  19•13 子夏曰:“仕而优(1)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注释】
  (1)优:有余力。

  〔按〕
  子夏在孔门地位也很特殊,这里记其语录凡12章,与曾子同。〈学而〉为开宗明义之一篇,而录子夏语一。可见他的影响之大。据说他后来到魏为魏文侯之师,我观其言语,真不愧为一代帝师。

  4、子游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19•14 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注释】
  (1)致:极致、竭尽。

  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5、闵子骞

  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按〕
  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有求官者,有逃官者,奇哉闵子骞!

  6、子贡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按〕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19•20 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注释】
  (1)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2)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按〕
  孔门诸贤,余最服子贡。能学以致用,能圆融变通,能接于实务。如颜回者,百无一用耳。

  7、子张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