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孔可以分为: 单纹孔、具缘纹孔
纹孔有各种大小和细微结构,并可区分为两种常见的类型,即单纹孔(simple pit)与具缘纹孔(bordered pit)。单纹孔最初是由初生壁的凹隙部分形成的,称为原纹孔。它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初生壁两侧相对的原纹孔之间由胞间层和很薄的由初生壁形成的纹孔膜隔开。在原纹孔的基础上,次生壁在形成过程中仍留下纹孔腔,这样的纹孔很简单,称做单纹孔。单纹孔简单,纹孔口和底同大,纹孔腔为上下等径,圆筒形。植物中还有一种纹孔,在细胞壁增厚的过程中,纹孔边缘拱起,形成具缘纹孔,它是裸子植物管胞纹孔的重要特征,(裸子植物的具缘纹孔还具有纹孔塞)。具缘纹孔在纹孔腔周围向细胞内延伸。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具缘纹孔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隆起形成一个穹形的边缘,而围绕单纹孔的次生壁边缘是与初生壁近乎垂直的(图2-26)。单纹孔常见于薄壁细胞、纤维与石细胞(图2-27),具缘纹孔则常见于输水的管胞和导管(图2-28)。相邻细胞的纹孔对可能是由同型纹孔组成的单纹孔对或具缘纹孔对,也可能是由单纹孔与具缘纹孔组成的半缘纹孔对,例如薄壁细胞与导管或管胞间形成的纹孔对。某些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柏类植物的管胞常具有较为特殊的具缘纹孔,在纹孔膜(pit membrane,纹孔所在的初生壁)的中央形成了一个圆盘状加厚的结构,称为纹孔塞(pit plug)(图2-29)。这种结构具有活塞的作用,当液流很快时,压力会把纹孔塞推向一面堵住纹孔口,因此可以调节胞间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