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不同
抗原是能够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的物质。抗原可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完全抗原有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等。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有磺胺、青霉素等。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大型γ型蛋白质,能够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以及机体本身存在的死亡细胞等等。抗体能够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目前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体液之中以及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2、功能不同
抗原可以是病毒、细菌等异物以及人体自身死亡的细胞,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而抗体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成的,一般产生于抗原的刺激之下。可以说抗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入侵者。
抗体是机体的防卫者,抗原被机体识别后机体会产生对抗抗原的物质也就是抗体。一般来说,抗原对人体有害,而抗体对人体有益。例如,乙肝病毒属于抗原,而能够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乙肝表面的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是应对抗原的物质。
3、组成不同
免疫系统能发现并外来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是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
抗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物质,是用来识别外来物质的一种蛋白质。抗原可以是病毒、细菌等等,能够导致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扩展资料
1、结合特异性抗原:抗体与其他免疫球蛋白分子区别,就在于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导致生理或病理效应;在体外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可见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抗体是靠其分子上的特殊的结合部位与抗原结合的。
2、激活补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借助暴露的补体结合点去激活补体系统、激发补体的溶菌、溶细胞等免疫作用。
3、结合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可结合不同种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疚,参与免疫应答。
4、可通过胎盘及粘膜:免疫球蛋白G(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中,使胎儿形成自然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是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
5、具有抗原性:抗体分子是一种蛋白质,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6、抗体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与一般球蛋白相同:不耐热,60~70℃即被破坏。各种酶及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的物质,均能破坏抗体的作用。抗体可被中性盐类沉淀。在生产上常可用硫酸铵或硫酸钠从免疫血清中沉淀出含有抗体的球蛋白,再经透析法将其纯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原抗体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因为最初有人用电泳证明血清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两种(γ)球蛋白。后来证明,抗体并不都在γ区;而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及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及功能的概念。可以说,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抗原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素抗体。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得搞清楚抗原与抗体的定义:
抗原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只有能使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才能称为“抗原”,不然就不能叫抗原了。
抗原与抗体的区别